黄昏的时候,云錚从猫耳山那边回到府上。
明天再努力一天,能製作出更多的乾粮来。
就算他们不让沿途的州郡准备食物,也足以让他们撑到朔北。
不过,代价是他又出去不少的银子。
要养活一支大军,还真不容易啊!
这还只是一千人,养起来倒是没什么压力。
如果是十万人的话,他那点银子可真经不住折腾。
云錚正想著去朔北以后怎么搞钱,萧万仇父子又来拜访过他。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相当於离別前的小聚。
趁著这个机会,云錚也跟萧万仇父子了解了一下朔北和北府军的情况。
毕竟,这父子二人都是参加过五年前的朔北之战的。
当萧万仇跟他说了北府军的情况,云錚人都麻了。
“三十万大军?”
云錚愕然的看著萧万仇,“北府军不是只有二十万吗?怎么突然多出来十万大军?”
不对啊!
自己一直都听说北府军有二十万大军。
怎么现在又成三十万了?
还兴反向虚报军士人数?
这是为了麻痹北桓么?
萧万仇微微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殿下应该是没有具体了解过北府军的情况……”
说著,萧万仇又跟云錚详细的说起来。
北府军的人数,甚至连三十万都不止。
但北府军採用的是半屯田制。
北府军常备的兵力是二十万左右,还有十来万人在朔北屯田。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减轻朝廷的补给压力。
毕竟,朔北地处偏远,补给本来就是个难题。
要是全靠朝廷补给,朝廷的补给压力会非常大。
屯田的士卒都是战时披甲,无战事的时候就务农。
虽然这些人也有军籍在身,但因为大多数时候都在务农,缺乏操练,无论是军纪还是作战能力,都远逊於常备军。
其实,北桓基本也算是屯田制。
只不过將屯田改为游牧了。
整个北桓的常备大军估计也就是二十万左右。
甚至可能都不足二十万。
只有在战时,才会临时徵召士卒。
不过,如今朔北即將重燃战火,朔北那些屯田的士卒应该会重新披甲展开操练了。
而北桓那边,现在恐怕也在积极备战。
“难怪!”
云錚恍然大悟,頷首道:“这屯田制倒是不错,可以极大的减轻朝廷的补给压力。”
“嗯。”
萧万仇点点头,“若非北桓虎视眈眈,北府军常备大军完全可以压缩到十万以內,那样,不但不需要朝廷的补给,恐怕还有余粮上交朝廷……”
说起此事,萧万仇也是很无奈。
大乾周边大大小小的国家不少,但最具威胁的还是北桓。
为了防备北桓,大乾在朔北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財力。
大乾虽然號称拥有百万大军,但其中很多都是屯田的士卒。
一些多年未发生战事的地方甚至可以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朝廷对其他各部的补给並不算很多。
其他各地的大军的补给加起来恐怕也就跟北府军差不多。
跟云錚说完北府军的情况,萧万仇又叮嘱道:“殿下此次前往朔北,万不可隨意率部出击,班布此前在殿下手中吃过大亏,肯定会对殿下不利!”
“谢裕国公提醒。”
云錚感激道。
虽然他不会听萧万仇的话,但接受萧万仇的好意。
接下来,萧万仇又叮嘱了云錚很多事情。
都是到了朔北那边的一些注意事项。
过了亥时,萧万仇父子才离开。
送走萧万仇父子,云錚回到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