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06年,对於刘邦和他的团队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刘邦率领著他的军队,歷经千辛万苦,终於率先攻入了咸阳,秦朝的统治宣告结束。
这就好比一场激烈的创业大赛,刘邦团队一路过关斩將,成功拿下了行业巨头,成为了行业的新领军者。
当刘邦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进咸阳城时,整个城市都陷入了一片混乱。士兵们欢呼雀跃,就像一群闯进果店的孩子,兴奋不已。
將领们更是迫不及待地冲向秦朝的府库,开始爭抢金帛財物,仿佛这些东西就是他们的战利品,谁抢得多谁就贏了。
他们有的抱著金银珠宝,笑得合不拢嘴;有的拿著綾罗绸缎,得意洋洋;还有的甚至为了爭抢一件宝物,大打出手,完全不顾往日的兄弟情谊。
就在大家都忙著爭抢財物的时候,萧何却像个冷静的旁观者,他没有被眼前的財富冲昏头脑,而是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他带著几个亲信,马不停蹄地直奔秦朝丞相御史的府衙。
到了那里,萧何顾不上休息,立刻指挥手下的人,开始收集秦朝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
这些图书和档案,记录著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是秦朝统治的核心资料。
萧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来,萧何有著远超常人的远见卓识。
他心里明白,这些看似普通的图书档案,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在他看来,金银珠宝虽然珍贵,但只是一时的財富,总有光的一天。
而这些律令图书,却能让刘邦了解天下的形势,掌握各地的人口、土地、物產等重要信息,对於日后的统治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这就好比现在的企业,只看重眼前的利润是不行的,还得关注市场动態、行业趋势等长远的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竞爭中立於不败之地。
在收集图书的过程中,萧何还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有些官员不愿意交出图书,他们担心这些图书会成为自己的罪证,所以百般阻挠。还有些图书因为年代久远,保存不善,已经残缺不全。
但萧何並没有放弃,他耐心地劝说那些官员,告诉他们这些图书的重要性。对於残缺的图书,他也安排专人进行整理和修復,儘可能地还原它们的原貌。
经过一番努力,萧何终於成功地收集到了大量的律令图书。他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图书收藏起来,仿佛在守护著自己最珍贵的宝贝。
后来,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他看到刘邦已经抢先一步,心里十分不爽。
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项羽下令放火烧了秦朝的宫殿,大火烧了整整三个月都没有熄灭。
那些被將领们抢走的金帛財物,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而萧何收集的律令图书,却因为被妥善保管,倖免於难。
刘邦后来之所以能够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等情况了如指掌,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和战略,都多亏了萧何收集的这些律令图书。
可以说,萧何的这个举动,为刘邦日后建立汉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