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本就被这接二连三的神跡,惊得目瞪口呆。
听到这声呼喊,哗啦啦一下,跪倒了一片。
周砚秋趁机挺直了腰杆,振袖高喝,声震林樾。
“今日槐为证,咱们私塾当立『槐小祭』,以后岁岁供奉,以此答谢神恩!”
“谨遵先生教诲。”
孩童们忙不迭地,摘下自己的衣兜,小心翼翼地去接飘落的瓣。
“青槐公赐福咯!”
二狗边往裤襠塞瓣,边嘟囔:“塞枕头下,夜啼鬼再不敢掀我被窝!”
在孩童们手忙脚乱收集瓣后,周砚秋抬手示意眾人起身。
“好了。”
“既已定下『槐小祭』,这参拜神灵之礼,更是不可马虎。如今,隨我前往正殿,诚心参拜,以表敬意。”
眾人收拾好扫帚、水桶等物,便朝著正殿进发。
终於要来了!
林棲微微一笑,化作丝丝缕缕的青烟,归於神像之中。
一路上,孩子们虽满心雀跃。
但在周砚秋的威严目光下,也都儘量保持安静,只偶尔低声交流对参拜仪式的好奇。
周砚秋站在殿前的台阶上,转身面对一眾学子。
“这庙宇乃神灵棲息之所,踏入其中,当心怀敬畏,举止有礼。”
“所谓礼,是立身之本,也是敬神之道。”
他缓缓走进正殿,示意孩子们跟上,接著说道。
“进庙门时,不可踩踏门槛,这是大不敬。应从门的两侧进入,男左女右。”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学著周砚秋的样子,小心翼翼地从两侧跨进殿门。
来到神像前。
周砚秋亲自示范参拜的动作。
“先正衣冠,此乃敬神之举,亦为自重之行。”
他边说边整理自己的衣衫,孩子们纷纷有样学样,扯平衣角,扶正帽子。
“然后,双手抱拳,左手抱右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胸,行作揖之礼。”
周砚秋的动作行云流水,孩子们却状况百出,
有的双手位置不对,有的弯腰角度各异,引得一阵小小的鬨笑。
“莫要嬉笑!此礼虽繁,却是先辈传下的智慧,其中藏著对天地、先人、万物的敬重,轻慢不得!”
周砚秋一脸严肃,再次耐心演示。
这一次,孩子们认真多了,努力让自己的动作標准。
行完作揖礼,周砚秋又跪下身,示范磕头的动作。
“额头触地,心中默念所求所愿,不可有丝毫杂念。”
二狗学著周砚秋的样子,虔诚地磕头,嘴里还念念有词。
“神啊,保佑我以后睡觉都能暖暖和和,再也不被夜啼鬼打扰。”
其他孩子也都各自许下心愿。
……
“嗡!”
林棲端坐中央,俯瞰眾人,与神像合一的瞬间。
一种奇妙的感知在他心间蔓延开来。
他能清晰地看到,眼前这些人的头顶。
竟延伸出丝丝缕缕的光芒,匯聚成根根细线,垂落天地之间。
那是信仰之力具象化的信仰线。
林棲的目光,首先落在周砚秋身上,不禁为之一震。
周砚秋头顶的信仰线,粗壮而凝实。
比起旁人,犹如参天巨木之於纤细幼苗。
而且,那信仰线的顏色正在缓缓转变,从浓郁的深青开始向紫色过渡。
再看向那些稚子。
他们头顶的信仰线,虽不如周砚秋那般夺目,却也透著清新的青色。
这些青色的信仰线,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了勃勃生机。
林棲心中满是惊讶。
他未曾料到,在这小小的私塾之中。
在这些懵懂孩童的心底,竟也早早种下了信仰的种子,且已开始生根发芽。
林棲细细感知著这些信仰之力,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青槐卷】
丁酉年七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