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去麻逸国找红薯
落日熔金,漕舫如梭。
太平河上,一艘v型底、方设计的唐舶,在风力的帮助下,硬帆和辅助梳鼓起,托著船只快速前行。
船只长约五十米,和常见的漕船外形有比较大的区別,首先就是可以抵御海浪的尖底龙骨,其硬帆的面积远超漕船的软帆,適合承接海上的季风。
间一回来了!
大关议事厅,看著面庞明显黑了不少的间一,秦淮掐著手指头,既感慨又惊讶:
“你这才出发二十多天吧,这么快就回来了?”
间一露出大白牙回道:
“有了六分仪和世界地图,我可以时刻掌握精准的地理位置和方向,全程都不用调整航向,也不用迁迴绕路,再加上去倭国航线简单清晰,原本半个月的航程,我只需要八九天就可以了。”
“要不是在明州组建船队耗费了些时间,半个月我就可以往返一次。”
秦淮听罢,是又惊又喜:
“路上没遇到什么危险吧?”
“没有,这条航线来往船只比较多,已经比较成熟了。”
“你现在船队多少人?”
“差不多三十多人。我是纲首,配了4个舵工,20个帆橘手,还有厨工、医师、护卫、杂役十多人。”
“可以啊,你现在也是一艘大海船的船长了。”
间一严肃说道:
“船长不是我,是您。”
“纲首不就是船长吗?”秦淮有些疑惑。
“纲首是负责纲运的商人首脑,船队的船长永远只有一个名字,就是您。”间一非常清楚到底是谁帮助他实现了航海的梦想,非常恭敬说道。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我的舅哥,我还是喜欢你以前的样子,
你恢復一下。”
间一隨即嬉笑一声,道:
“秦县令,上次走得仓促,我们这个船还没取名字。”
“你有什么想法?”
“欲上青天揽明月,我想起名『上青天』號。”
“我还以为你会说明月號呢。”秦淮打趣了一句,他对间一起的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异议。
“外面风浪还是太大了,明月在家里挺好的。”
听到间一的回答,秦淮能明显感觉到,这次航海之行並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此刻的他,仅仅经歷过一次不到一个月的航行,就已经成熟了许多。
大海,果真锻链人。
“秦县令,上次你跟我说的酒精一事,我发现海上贸易不像我们最初想的这般简单,
大海诸国,说起来很是遥远,但其实很多人都以此为生,只要找个航海人隨便一打听,各个航线、国家、贸易情况都是一清二楚的。”
秦淮听明白了间一的意思,他本想利用航海作为掩饰,將酒精的製作编撰到某个不知名的国家,以此卖给大唐各个势力,换取海量的財富。
现在听间一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不妥了。
如此巨大的贸易利润,一定会引得各位航海船队疯狂寻找酒精產地,到时候他的秘密一定会暴露。
这將对他很不利。
“今时不同往日,我与李条的关係也跟以前有了极大的变化,现在,未必就需要多一道盖子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