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松工业大学。??? 69?????.??m ???
80年代诗歌一度在人群中流行。
那个时候有名的诗人,几乎和后世的明星一样,享有很高的地位。
而各个大学的校园也流行写诗,创作诗,朗诵诗。
不过陈青峰当年就是个泥腿子,没有体会过大学校园的感觉。
所以他並不知道诗歌在那个年代意味著什么。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听说过一些诗人的故事。
这个年代的诗人都比较疯狂。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
80年代正值开放初期,本来国人对於自己的国家自信满满,可是打开国门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差距这么大。
很多知识分子,尤其受不了这种感觉。
各种思潮也不断翻涌。
所以这个年代的诗歌作品,其实在文学上也备受爭议。
当然这些对於陈青峰来说,其实並没有什么用。
他只知道死去的那个工程师,毕业於哈松工业大学。
而且业余时间还是一个名气不小的诗人。
陈青峰来到学校这边,在外面的保卫处亮出了自己的证件。
直到一同来的韩江,介绍说陈青峰是哈松市公安局请来的帮手之后。
学校的大门才终於被陈青峰敞开。
此时陈青峰漫步在80年代的校园里。他有些羡慕的看著周围的一切。
这些都是这个年代的天之骄子。
几乎可以確定的是,一毕业他们就有著光辉的前程。
有很多人未来都成为了了不起的大人物。
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也享尽了时代的红利。
再往后大学毕业不再包分配,也没有了福利分房制度。
时代的红利终究没能惠及到每一个人的身上。
陈青峰感慨的看著这一切,走在大学的校园里,他无所事事,仿佛一个置身於贵族场所的乡巴佬。
路上他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女生。
於是便凑上前问了一句。
“同学,请问你们学校的诗歌角在哪里!”
女生骄傲的挺著挺胸,把书往下挪了挪露出了自己胸前的校徽。
“你们是哪来的?”
“我们是公安局的,想过来看看!”
“往那边走!”
女生隨手一指,然后就行色匆匆的走开了。
陈青峰顺著女生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发现那边有一些人正驻足在那里。
於是便跟著韩江也一起过了去。
“还真是有意思啊,她是怎么看出来咱们不是大学生的?”
“你怎么知道她看出来了?”
“你没看见她那个骄傲的样子吗?胸脯一挺,故意让我们看到她胸前的校徽!哎,这年头能上大学確实是了不起,难怪人家看不起咱们!”
“那我要是告诉你,有的地方的人並不想上大学,你该怎么看?”
“什么地方,还有这样的人?”
“在南方,你说大学毕业了,走到社会上不还是要吃要喝,工作几年之后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小干部,上面有领导管著你,下面你那微薄的薪水,养家餬口也著实费劲。到时候你的骄傲又何在呢?有的人没上过大学,可是早早的看透了这一切,76年那会儿,全国大学开始恢復高考制度,大部分地区的人都在欢呼,这是个好机会,我们应该努力读书,可偏偏有一个地方的人却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这么多学校招生,用到的校徽一定很多吧,这次我们肯定能大赚一笔!”
吧书69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