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歷山大一世適时插入:“我认为这是个合理的提议。”
“如果可以,我建议先签署为期一年的停战协议,大家撤军,並且保持相对友好的关係。”
拿破崙思索了片刻。最终,他微微点头:“这个提议有討论的价值。不过,我需要一个保证。”
“普俄两国不得干涉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的衝突。”
谈判持续了整整三天,每天各位代表都在这座庄园內爭论不休,有时甚至爭吵得面红耳赤。
林恩作为普鲁士方面的军事代表,拿破崙还多次留他下来討论一些战术细节。
这天晚上,当其他人都已离开会议室时,拿破崙又留下了他。
“林恩中校,单独聊聊如何?”拿破崙倒了两杯白兰地,递给林恩一杯。
林恩接过酒杯,但没有立即饮用。
“皇帝陛下,今天又將討论什么?”
“不必这么拘谨。”拿破崙笑了笑,“我只是好奇,一个如此年轻的將领,是如何在短短几年內改变普鲁士军队的?”
“你知道,我曾经认为普鲁士军队是欧洲最僵化的军队之一。”
林恩轻抿一口酒:“也许是因为危机感。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改革就变得容易了。”
“有道理。”拿破崙点点头,“但改革需要有人推动。你知道吗?如果你是在法国,我会立刻任命你为元帅。”
“恐怕我只能辜负陛下的好意了。我的祖国是普鲁士,我只会效忠於自己的国家。”
拿破崙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恩一眼:“忠诚是种美德,但有时也是种束缚。”
“你有没有想过,在一个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你的才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陛下。”林恩平静地回答,“我並没有考虑过效忠於第二个国家。”
“说得好!不过,记住我的话,林恩中校。歷史是由少数人书写的,而你,就是其中之一。”
拿破崙似乎根本没有生气,他开心的笑著,林恩则突然有点晃神。
自己到这里以后,似乎一直没有考虑自己的身份问题。
他是未来者,是灵魂,好像从来不属於这个时代。
而拿破崙的话却无意中点醒了他,其实某种意义上讲,他也並不是只有这一个选择。
不过现在,他还是站在皇帝的对立面,他也没打算真的跳槽。
皇帝陛下后面的刚愎自用,也是他无法忍受的。
第三天下午,《莱比锡协议》终於签署。
根据协议,三方同意停战一年;普鲁士加入大陆封锁体系;法国承认普鲁士对汉诺瓦的主权;普俄两国承诺不干涉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的衝突。
签字仪式结束后,拿破崙立即启程南下。
据情报显示,他已命令在义大利的法军和莱茵邦联的僕从军做好对奥战爭的准备。
回程的马车上,林恩向普鲁士国王提出了战后重建计划。
“陛下,这一年的和平时期对我们至关重要。”林恩认真地说,“我们需要加快脚步改革。”
“什么样的改革?”国王问道。
“全面,细致入微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林恩很篤定的说道。
国王陷入了沉默,他似乎並没有做好改变一切的准备。
“国王陛下,请听我说。”林恩坚定地说,“莱比锡会战证明,我们可以与法国抗衡,但要真正击败他们,还需要更强大的国力支撑。”
国王看向窗外,目光落在远处的战场上。
那里的血还未乾涸,无数士兵的尸体刚刚被掩埋。
“你说得对,林恩。”国王终於说道,“这场战爭让我明白,旧的普鲁士必须改变。”
“回到柏林后,我会召集大臣们討论你的建议。”
当普鲁士军队返回柏林时,民眾夹道欢迎。人们挥舞著旗帜,欢呼著士兵们的名字。
但欢呼声中也夹杂著悲伤的哭泣,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亲人在这场战爭中牺牲。
林恩站在城门口,看著这些各色的面孔。
虽然勉强打退了法国人,但普鲁士的各种问题还摆在眼前,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拿破崙也绝不会就此罢休,一年后,更大的风暴將会来临。
“而为了那时候,普鲁士必须做好准备。”林恩暗自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