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被分成小组,轮流扮演引导员和观眾,在模擬场景中练习。
苏渺这组抽到的情景是“为英语不好的日本游客指路”。
“こんにちは(你好)。”
苏渺用刚学的日语问候,然后放慢语速用英语问““can i help you?”
同时配合標准手势指向諮询台方向。
扮演日本游客的男生故意装出困惑的样子,用带著浓重口音的蹩脚英语说:“swimming...where?”
苏渺立刻反应过来,拿出场馆地图,指著游泳馆位置,同时做了个游泳的动作:“swimming pool, this way.”
她特意放慢语速,確保每个词都发音清晰。
在一旁观察的李教练满意的点头,“很好!苏渺同学灵活运用了多种沟通方式,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接下来的情景越来越复杂:有“突发心臟病的老人”,有“走失的儿童”,甚至还有“醉酒闹事的观眾”。
苏渺在应对“媒体记者追问敏感问题“时稍显紧张,但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
培训接近尾声时,领队突然宣布加试一项应急演练。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广播里传来冷静的指令: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紧急情况,所有引导员立即就位,准备疏散观眾。”
苏渺心头一紧,迅速跑向指定位置。
按照培训手册上的流程,她需要引导所在区域的观眾有序撤离。
“请大家保持冷静,跟我往这边走!”
她抬高声音,同时做出引导手势,为观眾们指出撤离的方向。
想像中的“观眾”,也就是其他志愿者们,配合地跟隨她向紧急出口移动。
整个疏散过程只用了七分钟,比预定时间还快了一分钟。
王教官满意地记录著各组的表现,在最后总结时特別表扬了北区组:
“反应迅速,指令清晰,在混乱中保持冷静和清晰的头脑。
不过,今天的观眾是由我们志愿者扮演的,在真实情况下,並不一定会这么配合,这也是要你们做好心理准备的。”
夕阳西下时,一天的培训终於结束。
苏渺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嗓子也因为不断重复指令而有些沙哑。
但她心里却充盈著一种奇妙的满足感,仿佛这一天让她触摸到了某种更高远的东西。
大多数志愿者都坐著休息,准备乘车回学校,苏渺却鬼使神差地回到了场地中央。
夕阳为草坪镀上一层金边,空旷的看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寧静。
她慢慢转了一圈,仰头望著这个即將见证亚洲体育盛事的宏伟建筑。
“觉得怎么样?”一个声音突然响起。苏渺回头,看见程慧老师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
“很震撼,也比想像中更有挑战性。”苏渺诚实地回答。
程慧微笑著走近,与她並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