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张股长和两位师傅后,苏渺和苏元正回到作坊。
將已经包装好的魔芋爽分给大家吃,按著留好的口子轻轻一撕,包装袋就打开了。
苏惠三两下吃完了一包魔芋爽,说:“好吃!这个包装一点不影响味道,而且一包的量不是很多,一次能吃完,乾净又方便。”
一个婶子说:“我觉得一包都不够我吃的,要是平时跟老姐妹一边聊天,我高低能吃他个三四包才过癮!”
苏惠一副即將要大干一场的样子,问:
“渺渺,既然机子都已经装好了,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动起来了吧?
跟李婶婆亲戚买的魔芋前几天就到了,我们昨天正好都磨成了粉,现在马上就能用。
不过,我们这个魔芋爽还没有定价呢,要怎么卖呀?”
“不著急,我们慢慢来,今天做一批出来,明天试卖,我去让会计核算一下成本,再定售价。”
魔芋爽的生產环节比较复杂,从魔芋粉的加工、魔芋爽的调味再到机器的购买成本都要核算进去。
除了这个包装机,苏渺还买了一个大冰柜,在她找到可以对魔芋进行快速冷冻的设备前,先拿这个顶上。
再来就是一台打粉机,这回买的可不是家用的了,效率比家用的大多了,价格也才两千,和其他机器比起来已经算是平价了。
这些零零总总的计算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好在她家现在有专门的会计了,那就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最后,在经过核算后,他们將每包魔芋爽的价格定在了两毛钱。
这是散装卖的价格,还有按件购买的,10包算为一件,有另外的一个软纸盒装,一块八一盒,算打了九折。
在前几天確定要做魔芋爽之后,苏渺一边著手筹备包装与订购机器,一边在找原材料。
打听了一圈,邕城周边確实很少人种植魔芋,只联繫到了一个村子里有零星几户人家在种。
苏渺在与这几户订购的同时,也托李婶婆向她那位亲戚家购买。
据李婶婆说,她亲戚嫁去的那条村子,因为有食用魔芋製品的传统,所以半个村子都有在种,苏渺也就放下了心来。
不过,其实现在还並不是魔芋最佳的採收季节,李婶婆的亲戚,之前也是抱著让拿些邕城少见的东西过来探望的想法,提前收的那一筐。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最佳的採收期应该在十月份,离现在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挖出来的魔芋会更大只。
既然如此,苏渺就改变策略,目前先进行少量收购,將这两个月作为宣传期,和以前木瓜丝一样先进行限购。
除了本店售卖,主要是给长期合作的零售商进行试卖,当然价格上会给更高的折扣力度。
在这两个月內,看情况进行后续的生產及销售安排。
如果试卖情况良好,她打算凑一条生產线。
对,是凑!现在想定製一条从0到10的全自动化生產线基本不太可能,那她就將生產的步骤拆分开,寻找每个环节可以使用到的机器,先实现半自动化。
先將机器和生產流程安排好,到了10月份就可以大批量的购入魔芋进行加工。
在採收季將鲜魔芋加工成魔芋粉,可以供给接下来的生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