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8月初的夏夜,蝉鸣未歇,苏家村村委会的办公室被灯照得透亮。
二十多位村民代表围坐四周,有的光著膀子,肩头搭著蓝布毛巾,有的穿著洗得发黄的確良衬衫,袖口卷得高低不一。
菸袋锅的火星在暮色里明明灭灭,空气里混著泥土、汗水和刚割下的稻穀气息。
苏五伯坐在主位,敲了敲搪瓷缸子,声音带著村支书的威严:
“今天將各家的户主都招过来,主要是为了元正家厂子扩建的事情。我们先让他说说,是有什么章法。”
苏元正站起身,笔挺的蓝衬衫在眾人中格外突出。
他將一叠油印的福利方案推到桌子中央:
“各位兄弟姐妹,乡亲们,我们厂子在村子里已经建了不短的时间了,非常感谢大家平日里的支持。
如今我们生產的木瓜丝销量很不错,不止在桂区范围內卖,从上一年开始就卖出省了。”
苏渺的四伯非常捧场的笑道:
“这多好啊!喜欢木瓜丝就等於是喜欢我们种出来的木瓜嘛,元正啊,多亏了你建这个厂子,让我们多了一笔收入啊。”
旁边的几个叔伯也隨著附和,苏元正继续说:
“这段时间我们推出了新的產品,前期的试卖反响不错,所以要增大產量。
可能大家也知道了,今天我们从羊城新买的大型机器已经装好了。接下来,希望可以向村里承包一块地进行扩建。
承包的地块就在现在的厂子右侧空地,面积和现在的厂子是一样的。”
一个婶子点头道:“这个地方选得好啊,虽然之前没有盖过房子,但是那块地很平整。直接和现在的厂子连在一起,就能比以前扩大一倍了。”
苏元正还没来得及继续说承包和福利条款,角落里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
“谁知道你们是真想扩厂子,还是想占地方啊。”
眾人的眼神齐刷刷地看向说话的张老三身上,五伯皱著眉问:
“张老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墙角的张老三突然把屁股下的木凳挪得 “吱呀” 响,他歪著脖子,嘴唇撇成个八字:
“我听我亲戚说他们村里有个老板包地,刚签了合同一年说话就不算话了,自己从外面带工人,把本村的工人都撵了出去。
他们村的人反抗,那个老板现在在村里做不下去了,到处在找新的地方,而且还是出高价。
你家在这个节骨眼上要和村里签承包协议,谁知道是不是像把地占了,转租给他,好转个二手的差价。”
这话像块石头投进了池塘,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看来张老三也是听说了那个八卦,自己脑补了一场大戏呢。
苏渺站起来说道:“张三叔,你多虑了。你说的这个事情我其实也听说了,是在临县的泥塘村。
那个老板姓冯,他包地不是开厂子的,而是搞种植业的,种的是刚引进两年的百香果。
他需要承包的地块是很大的,我们要租的面积还不够他五分之一的呢,这供需可搭不上边啊。
再说了,今天下午我们运机器进村,很多叔伯们都看到了的,要扩厂子的事情也是之前就提过的,不是临时才有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