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后院中间的墙也全部拆掉,这边的厕所修一修以后用,那边全都用作厨房,这样厕所和厨房就隔得比较远了,也更卫生些……”
田工头一边听一边记,再让徒弟將各个方位的宽高量好,他回去还要画出施工图来,等主家点头了才能动工的。
苏元正蹲在地上,用螺丝刀敲了敲水管,发出沉闷的响声。
“这水管得换,都锈了,到时候在这里修一排水龙头和水槽,我们店里每天要洗很多东西。”
把所有细节都沟通好,第二天,田工头就把设计图画好了。
同时拿过来的还有报价表,所需材料的种类、数量、价格,三个月的工期,工费是整个团队的一口价。
所有费用加起来是八千多块钱,可以做到一条龙服务。
因为四合院那边正在装修著,所以苏渺和父亲对建材的价格也是有了解过的。
田工头上面写的价格很公道,甚至比他们自己去採买要便宜一点。
至於他在实际採购时,能不能拿到更低的价格,那就看他与供应商的交情了。
苏渺並不是斤斤计较的人,田工头要是在帮他们爭取到优惠的同时,赚到差价,那也是他的本事。
毕竟这个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行业內部公认的灰色,也是拉动生產的助力。
她只要关注田工头能不能按时保质的完成她提出的需求就行了。
算好了日子,三天后,田工头带著他的施工队进驻了“苏记”隔壁。
苏元正烧了香,还放了一串鞭炮,按邕城传统祈求开工大吉。
声音引来了不少街坊围观,他们看著正往里搬建材的施工队,热烈的討论起来。
李大妈挎著菜篮子站在路边,好奇地往里张望:
“哟,苏老板,你这是真的把老马的铺子买下来了?要扩大生意啊?”
苏元正笑著回答:“是啊,李婶。来吃饭的客人多了,总是要等位。
为了不耽误大家休息时间我们就想著把店面扩一扩,这样就能同时坐下更多了客人了。”
李大妈竖起大拇指:“年轻人做事就是有魄力!不过这么一折腾,得不少钱吧?”
“是啊,把家里的钱都投进去了。不过不要紧,只要大家喜欢来我们家吃饭,那就有盼头。”苏元正谨慎的说。
田工头正在叮嘱工人们搬东西要小心:“注意点,別把木门碰伤了,这个门用料好啊,到时候上个油就好看了。”
街坊们看著他指挥工人的样子,有人低声议论:
“这工头看著靠谱,不像上次老李家装修,工头卷著钱跑了。”
“是啊,等我家攒够了钱,也请他们来帮修一修。”
“拉倒吧,就你家那屁大点的地儿,五六个人睡一个屋,还装什么修,攒下了钱不如和单位买集资房。”
“我才不,那集资房建得老远了,哪能比得上这里皇城根儿下,反正我是不去的。”
……
田工头像是没听见,只是把安全帽檐往下压了压,露出的眼睛里闪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