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沈靳写的信,还有夏苗和夏禾的信。
夏苗把她回来后发生的事大概写了一遍,写满整张信纸的正反面。而?夏禾认字不多,但喜欢画画,也就画一张画。
画里有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他们的中间站着一个大?人,脚下还有一条黄色的狗。然后远远的角落,是个长头发的女人。
这画一瞧,就知道画上画的小人都是谁。
苏窈看到三个人的信,脸上不自觉露出笑容。
沈芳华洗完澡,端着洗漱的盆进了宿舍,见她笑,肯定的道:“瞧你笑得这么高兴,十有八九是家里又?给你寄信了。”
苏窈点了点头:“孩子给我?写了信,我?爱人也和我?说了两个孩子入学的事?情。”
沈芳华:“都顺利吗?”
“顺利,我?大?闺女是跳了一级,还没到十岁就五年级了,这次入学考试用的是四年级期末卷子,就差语文两分,数学和英语都是满分的。”
苏窈终于?理解别?人家里孩子考满分,就忍不住炫耀的心情了。
沈芳华惊叹道:“那你这闺女是遗传了你的聪明呀。”
苏窈想到了已故的春华,只笑了笑,在心底轻叹了一声?,面上不显,应:“是呀。”
沈芳华忽然问道:“你不是已经申请了羊城制药科研室的实?习申请了?通过了吗?”
苏窈点了点头:“已经通过了,八月份就可以去实?习了。”
听到她的话,阿菊娜羡慕道:“真好,你都已经找到了实?习的地方,我?还没找到呢。”
苏窈:“你不是要去做医生吗,要是想要往大?城市发展的话,可以试试京市,沪市,还有沿海的城市。”
阿菊娜道:“生产队的大?队长想我?回去建设家乡,可我?又?想着还不如大?城市医疗先进,能?丰富知识。”
毕竟生产队和省城革委会都有资助她上这个大?学,她说不出拒绝的话。
沈芳华:“这选择其实?也很?简单。你先去进修了,才能?建设家乡。要就半桶水回去,怎么谈建设家乡?”
阿菊娜想了想,说:“我?还是和大?队长他好好商量商量一下,到底什么时候回去建设家乡。”
听到她们的谈话,刘娟不以为然道:“比起早早去实?习,还不在学校里专心学习。”
几年相处,宿舍里的关系虽然没有一开?始的剑拔弩张了,但也没有特别?的融洽。
沈芳华淡淡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向?和目标,没必要人人都选择同一条路。”
刘娟不说话了。
宿舍一时也安静了。
苏窈收回心思,拿出信纸给沈靳和两个孩子写回信。
*
六子跑了一个多月粤省和闽省,推销的服装也从春装替换成?了夏装。
四月中旬终于?回了一趟工厂,看到工厂女工从二十五个人增加到了四十个人。
回到办公室,没看到沈靳,就只见蒋仁。
他问:“咱们厂子又?多招了这么多名女工,是单子起来了?”
蒋仁见他回来了,忙起身去给他倒水,双手奉上:“六子哥请喝水。”
六子古怪地看了他一眼:“有事?说事?,别?献殷勤,让人心里发毛。”
蒋仁说:“这新招的女工,可有大?半是六子哥你的功劳。这一个月以来,可有不少人来咱们工厂订货,收了定金后,我?东哥你四哥就立马招了人赶货。”
这么一听,六子的后腰顿时挺了起来,拿过蒋仁手上的水,慢悠悠地喝了一口:“哥我?这段时间可不是白跑的。”
说着,他拿出了一沓车票和招待所的凭证递给他:“报销。”
蒋仁双手接过:“好嘞,刚好过几天发工资,我?整理好给东哥签字,发工资的时候一块给六子哥你发了。”
说到沈靳,六子问:“对了,四哥人呢?”
蒋仁:“接孩子去了。”
六子喃喃道:“你四哥还真爱他媳妇和孩子。”
蒋仁:“谁说不是呢,上回嫂子还在羊城的时候,我?去四哥家里吃饭,东哥在饭桌上伺候完两个小的,还伺候了嫂子呢。”
都说到这了,六子问:“嫂子的铺子开?得怎么样了?”
蒋仁:“打电话过来了,说要补货,尾款也结清了。”
六子纳闷了:“这夫妻俩怎么把账算得这么清楚,不都是一家人么?”
蒋仁:“六子哥你这就不懂了吧,要是这个不算那个不算的话,就会生出一个窟窿,到时候怎么填,谁来填?而?且交税也会出现问题,那就麻烦了。”
六子耸了耸肩:“我?也没交过什么税,也不懂你们这弯弯绕绕的东西,”
喝了水,六子道:“我?得回去歇着了,一个多月老?是换地方,都没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