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邑的稻米?
刘备关羽诸葛亮三人呼吸急促的对视一眼,兴奋的差点没尖叫出声。
他们清晰的记得关兴说过,林邑就是后世的占城,从林邑带回来的稻米可不就是他们心心念念的占城稻吗?
刘备迫不及待的抢过竹筒用力拔开並扔掉筒盖,小心倒出些许稻穀放在手心仔细观察,片刻之后强忍著激动说道:“確实比大汉的稻穀白上一些,颗粒也要大上一些,诸位觉得呢?”
说著將手伸到前方左右移动,好让身边眾臣近距离观察,孙权张昭等人纷纷拿起数粒先观察再品尝,咀嚼著稻米神色各异。
张昭將稻米吐到一边说道:“陛下,此米跟大汉的稻米確实略有不同,但是是否优於大汉的稻米还需验证,毕竟味道如何只有做熟吃了才知道,亩產如何只有亲自播种收割才清楚,还有这米有没有带毒或者其他东西,会不会像神策侯酿的啤酒那样对吧?”
眾人闻言齐齐看向关兴,关兴尷尬的摸著鼻子抬头望天,同时在心里誹谤道:“该死的张老头,你又没喝我酿造的啤酒,有必要拿这事举例子吗?”
眾人却听的纷纷点头,稻米最大的作用是食用,吃了顶饿没副作用才重要,否则若跟关兴酿的啤酒一样吃了上吐下泻浑身不舒服的话,產量再高又有什么用呢?
说白了傅士仁带回的稻米还处於原始阶段,外形跟大汉本土的稻米差距並不大,远还没到只看一眼就令人震惊的地步,有此质疑也正常。
刘巴接茬道:“不管怎么说,大汉多了种农作物也是好事嘛,人吃不了还可以拿去餵牛嘛,傅將军,能说说你们得到稻穀的具体过程吗?”
刘备接茬道:“没错快说,你们是怎么拿到稻穀的?”
这米的品相虽然不怎么惊艷,但毕竟是从关兴口中所谓的占城带回来的,既是从占城带回来的肯定有其特殊之处,他相信关兴。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傅士仁闻言不敢怠慢,组织了下语言说道:“我跟糜將军在海上航行月余到达林邑,就是伏波將军铸柱的象林县,林邑国王区连知道汉使到来火速赶到海边迎接,表现的格外恭敬,让我们打消了立即出兵收復象林的衝动。”
“隨后子方(糜芳)跟著区连前往王宫,为防止区连发难命臣继续留守海边,保证船队退路的同时勘察附近地形,但林邑王区连回到王城之后並未发难,非但没有还一如既往的恭顺,甚至特意派人给臣送来粮草,其中就有陛下手中的稻米。”
刘备点头道:“你们做的对,现在確实不是收復象林县的时机,然后呢?”
傅士仁继续道:“出海前陛下叮嘱臣注意搜寻新粮种的事情臣半刻也不敢忘,所以看到稻米便留了心眼,打听一番跟著去了稻田。”
“对了,林邑那边天气太热,冬月的天气跟涿郡的夏天有的一比,因此还长著稻穗,臣赶到田边发现稻穀长了半尺多高已经出穗了,但当地土著不擅耕种,撒下种子就没管过,导致田间的野草比稻穀还多。”
眾人闻言纷纷倒吸凉气,忍不住骂道:“这群无知的土著真糟践东西,后来呢?”
现场包括刘备诸葛亮在內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下过田种过地的,非常清楚种地除草的重要性。
另外大汉的冬季可是非常冷的,连江陵乃至吴郡等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下了雪,更別说中原了。
大汉的冬季因为天冷的缘故,百姓想种地都没法种,林邑土著能种地却不种,这不是妥妥的糟践东西吗?
这种糟践在大汉君臣看来就是犯罪,是该直接判刑流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