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头马
也就在此时,一个小黄门带著隨从急匆匆的通过復道进入到南宫,这一段路相当长,小黄门跑得满头大汗,但再累也得赶紧报告,清河王竟然吐血了,而且还是吐血不止,不赶紧报告陛下,大家都得挨罚。
半刻钟之后,小黄门终於找到了皇帝,不顾礼仪,一边喘看粗气,一边匯报,刘肇还没有听完,就著急的吩咐道,“速速回章德殿!”
兄长竟然急火攻心,直接吐血,刘肇哪怕有天大的不满,此刻也一扫而光毕竟从小一起长到大,兄弟亲情立刻压倒了一切·—
刘肇急匆匆的赶回章德殿,此时殿中变成了抢救所,袍服上沾满鲜血的清河王正斜靠在坐榻上,半闭著眼晴,昏昏沉沉的,清河王妃和卫中傅则跪坐在身边服侍。
被父王吐血嚇得不轻的刘祜不知所措的跪坐在附近,一会担心的看著父王,
一会看著在场眾人,他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突然间这样了?
几名太医正在给清河王救治,把脉之后,再针灸,又给他服用太医院自製的药丸,而皇后、郑眾等人都站在一旁著急得等待著。
看到皇帝,眾人立刻回头行礼,榻上的刘庆听到声音,睁开眼晴,还想起身,却没有多少力气,刘肇一边快速挥手,“都免礼,太医扶住清河王,不得乱动!”
刘肇健步如飞的来到刘庆身前,看到袍服上都是斑斑血跡,心痛无比,颤抖著手,抱住清河王,眼泪很快流了出来,“片刻之间,三兄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刘庆看著皇帝,眼中满是求情,低声说道,“臣有罪,臣有罪!”
“三兄不要多想,朕知道与三兄无关,祜儿是朕的侄儿,朕爱惜还来不及呢!”
刘庆抓著皇帝的手,恳求道,“臣请陛下恩准就藩,速速就藩!”
“好,好,等三兄养好病,吾兄弟南巡拜祭一番,三兄就可以就藩!”
刘庆然后缓缓扭头,看到不断流泪的刘祜,眼中渗出了眼泪,可又不敢求情,刘肇当然明白他的心思,看了一眼正在流泪的刘祜,这个他一向喜爱的侄子毕竟还小,现在竟然还在吃奶,他懂什么?怎么也和他没关係。
刘肇深吸了一口气,“祜儿聪颖,朕一向喜爱,朕欲析清河王国东阳等四县,作为祜儿封地,为东阳侯,三兄以为如何?”
刘庆心知出了王奶妈之事,刘祜不被惩罚已经是方幸,不可能再为清河王世子,能够效仿开国顶尖列侯邓禹等析四县为侯,已经是极致了,他连忙看向刘祜,“祜儿,还不谢恩?”
刘祜更加懵了,他好好的清河王大王子,未来的大王,怎么就变成侯爷了,
他一脑子的稀里糊涂,不过也不知道绝不能违,他立刻出跪拜皇帝刘庆见此事敲定,这才稍稍鬆了一口气,皇帝消除了三兄的心病,立刻询问太医,“清河王为甚突然呕血不止?”
太医小心翼翼的回答道,“稟陛下,微臣把脉发现清河王肝鬱气滯、脾胃虚弱,又急火攻心,热邪上攻,故而吐血不止,必得细细调理,才有可能痊癒!”
刘庆在一旁说道,“多谢陛下关心,臣无事,將息几日即可!”
“不得胡说,三兄就留在殿中休养,何时康復,何时再出宫!”
“这如何使得?”
“就这么定了!”皇帝又让清河王妃和刚刚受封的东阳侯刘祜留在宫中照应,同时让大长秋郑眾派出妥当人,隨同卫中傅返回清河王府照料两位王子和几位郡主。
皇帝可以对自己兄长和大侄子可以网开一面,但对王府中人绝不能客气,肯定要严厉查处,就算没毛病,也要调离,重新安排一批人,病榻上的清河王当然明白,不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默默承受这一切,谁让他处在嫌疑之地呢“
寇淑入宫时间不长,虽然算不上耳聪自明,但也拉了一些人,没过多久,皇帝身边的小黄门、丁医长、太医院等各个方向陆续传来消息,清河王在章德殿吐血,极受宠爱的清河王大王子竟被封为东阳侯,失去了王位继承权。
由於皇帝严格保密,这些人都没有说清楚原因,但寇淑作为始作俑者,比谁都知道原因,再结合今天皇帝的种种反常举动,她顿时轻鬆下来,不枉我这半年多的努力,总算把形势扭转过来,平原王现在已经是头马。
今天皇帝询问时,在场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他们又不是傻子,当然听得出皇帝的考教之意,而这也说明皇帝已经在按照储君的標准培养平原王刘胜。
寇淑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驾崩,印象中邓绥做了十几年的皇太后,四十刚出头就累死了,那么倒推过来,皇帝没儿年好活了,也就三五年光景。
这段时间,也没听说营中有那个宫人怀孕,那个抱在手里当上皇帝的汉殤帝就算能诞生,也要等到明年,而那个时候,平原王都满十岁了,三五年后,就到了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就算多病,也不太可能天折,这一点宫中上下和大臣们都是知道的。
在这段时间,只要平原王刘胜身体不断好转,学习不断进步,让人看到希望,皇帝一旦发现自己快不行了,就一定会立刘胜,避免身后出问题,即便此时幼子已经出生,考虑到连死十儿个皇子的过往,皇帝也绝不会冒险。
若是运气不好,皇帝来不及册立刘胜为太子,就突然驾崩,邓后为个人私利册立幼子,寇淑也不需要害怕,因为邓后找不到有说服力的皇侄作为储副。
刘祜奶妈牵扯到巫蛊案,刘祜哪怕封了侯,也不可能翻身,至少他这一代是肯定没希望,这是必然的,若是巫蛊案的有罪一方翻身做了皇帝,那些处理巫蛊案的人怎么办?
不管是皇后,还是郑眾,他们都不可能不参与后续处理,他们肯定知道刘祜和奶妈的特殊感情,立他不是给子孙埋下祸根吗?
不仅刘祜没有希望,清河王一脉另外两个儿子,也必然因为同样的原因没有希望,谁敢担保处理的过程中,没有牵涉到与这两个孩子有特殊关係的人,那就避免不了被报復。
汉代讲的是以贵立储,没有灰姑娘的空间,长子这一脉母家和王妃家都不怎么行,基本没什么希望,那么未来能够选择的只能是申贵人所出的河间、济北两王的后代。
现在两位大王的岁数都不大,儿子都很小,若是邓绥和前世一般立幼侄,不立病情已经大有好转的皇帝长子,说服力远远不够。
不管是长期在皇帝身边的老太监郑眾,还是文武大臣都会反对,姑父邓鷺也会无比犹豫,有自己这个妻侄女在,他完全没有必要为妹子的政治野心冒险,他的野心並不大,完全可以接受和寇氏分掌权力。
寇淑得出了结论,现在的希望已经非常大,现在要做的很简单,平原王继续做一个孝顺,掌握越来越多道理的好儿子,她则做一个好女儿、好王妃,而寇家在宫外保持低调,与邓家加强关係,其他的完全没必要多做,多做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