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有所为
汉朝虽然是继秦代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刘邦作为一个平民皇帝,也不清楚应该怎么搞,他讲的是家国一体,怎么治家,就怎么治国,家庭中男主外,
女主內,以孝治家,国家也是如此,帝后並称,以孝治国。
所以汉初皇后有自己的印璽,有四十多个县的汤沐邑,有自己的军队,简直就是一个小號皇帝,而一旦变成了太后,孝字当头,理论上拥有无限的权力,可以为所欲为。
吕后私刑处置淮阴侯韩信,刘邦死后,更是杀幼帝,杀皇子,违反白马之盟,立诸吕为王,卫后在戾太子起兵时鼎力相助,直接把长安变成了战场,到了西汉晚期,元帝王皇后更是成了大汉的掘墓人。
所以东汉立国之后,刘秀不得不压制皇后权力,財权、兵权相继被剥夺,还废除了开国皇后郭氏,明帝对皇亲国戚同样严厉压制,不过到了章和期间,由於皇权的衰落,皇帝不得不更加倚重皇后和外戚。
东汉皇后个个出身功臣家族,世代累贵,家里的兄弟不用封都富贵得不行,
经过了先帝和当今两朝几十年的发展,“皇后+外戚”的模式再一次深入人心。
这种政治格局的出现有其必然性,此时皇帝的权威还不是那么极端,臣子有战国封君的脾气和实力,经常可以不给皇帝面子,更关键的是,他们实力还很强。
功臣集团诛灭诸吕时连带诛杀了有吕氏血脉的皇子王子,霍光直接废立皇帝,而到了东汉,豪强林立,士家大族崛起,皇帝自然是芒刺在背。
皇帝要培养自己人,但扶持自己的亲兄弟们又怕被篡位,所以为加固皇权,
他们必须特別信赖和重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皇后娘家人。
此时的皇帝把皇后当作与自己一体的政治合作伙伴,一旦皇帝驾崩,如果皇子年幼,皇后变成太后,可以成为皇家代言人,直接临朝听政。
哪怕小皇帝长大了,可以亲政,太后还是可以拿著孝道压制皇帝,贤明如马太后,直接以太后的名义立太子就是明显的例子。
这种局面下,帝后討论政治是常有的事情,並不存在什么后宫不得干政,相反皇后必须有较强的政治能力,邓氏取代阴氏的根源就在於此。
平原王身体屏弱,天资看看也一般,此时寇淑这个王妃光做保姆还不够,必须展示出足够的政治才干,如此哪怕平原王有些不足,有一个能力强的王妃护看,平原王照样可以坐稳皇位,谁也別想题皇权。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这种男弱女强的局面,当然也容易引起担忧,不过寇淑头顶上又有一个同样政治能力出眾的婆婆和强大到爆棚的邓氏家族,所以寇淑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反而是很好的平衡。
自从发现皇帝扶持寇氏,试图平衡邓氏之后,寇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进一步认为自己表现得更好,平原王的头马地位就越巩固,哪怕未来皇帝生育了一个健康的幼子也是如此。
一旦皇帝发现自己即將驾崩,需要册立太子,他肯定要算一笔帐,若是立幼子,等到幼子成年,最起码要十儿年,一旦邓氏起了篡汉之心,谁也挡不住。
但如果立平原王就完全不同了,宫中两大女强人对峙,宫外两大外戚平衡,
谁也別想轻易获胜,而平原王先天不足,长寿的希望不大,但怎么也能活一些年,此时幼子应该到了一定年龄,就算邓寇两家出现了胜者,也不敢轻易篡汉.—.
基於这样的判断,寇淑表现得当仁不让,这也让荀淑有些担心,他总觉得寇淑过於锋芒毕露了,就算你有能力,也不过是不到十岁的孩童,你有必要提出那么一套改革銓选的方案,有必要得罪杨震这一类有影响力的士人吗?
咦,不对,平原王妃打的是他的旗號,荀淑相当无语,这个鬼精鬼精的小丫头!虽然被架在火上烤,但荀淑並没有生气,没有寇家父女不断提供的机会,他哪有今天?
土为知己者死,寇淑不过是借用他的名义,而且她提出的种种设想也符合他的理念,说成是他的想法也不算过,荀淑也慢慢释然,不过还是劝说寇淑低调一些,寇淑笑著说道,“这就需要荀师努力了,大王表现得好,吾自然不需要太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