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大汉:我是皇太后 > 第166章 外臣之心

第166章 外臣之心

第166章 外臣之心

也就在寇淑呕心沥血给刘胜安排好未来之际,今天上朝的重臣们也都在议论纷纷,太后佐证,太尉变太傅是早有准备之事,但大朝会最后发生的种种却非常值得深思。

太僕袁敬是故司徒袁安的幼子,颇有当年的文官领袖袁安的风采,也最得先帝的欣赏,对先帝意外驾崩,他相当的痛心,不过少年天子刘胜这一次的表现还是让他颇为安慰,虎父无犬子,能小小年纪把话说得那么清楚,以后差不多哪里去。

不过皇帝所说种种,袁却相当的担心,封赏太傅关內侯倒没什么,皇帝同时给外戚、宦官和勛贵加恩,手笔之大,出人意料。

一口气给邓氏五个万户侯,几十万人的赋税呀,这也太过离谱,当年梁氏被竇氏迫害的那般悲惨,先帝基於补偿之心,才给了五千户的封地,邓氏直接翻倍不说,而且一口气给了五个,这个先例一开还了得?

皇帝还年幼,不可能是自己想出来的,只能是身边人所教,哪怕邓后不知情,也和她安排伺候的人以及邓家亲戚、那位女奇童寇淑有关,所以袁敲对邓后都非常討厌,认为她甚至比当年的竇氏还过分。

小皇帝说话,邓后否决,然后邓寇两后要求严管宗族的那番话,在袁敞看来,不过是有意撇清之意,堵住外臣之嘴,想来用不了多久,邓氏必然会產生五个万户侯,邓氏有这么大的好处,怎么也不可能落下寇氏·

光武中兴以来,歷代皇后都是大族之后,上位之后,外戚势力极度膨胀,本来他还以为邓氏还算不错,但现在看来,她不过是善於掩饰罢了,先帝一驾崩,

她就本性暴露!

袁安之死与竇氏外戚有莫大的关係,所以袁对外戚非常痛恨,现在看到外戚势力迅猛膨胀,他不安之余,甚至相当愤恨,太乱来了!

如果说对外戚势力迅速膨胀,还有准备的话,袁对给宦官们加封爵位,给开国列侯因过失爵者加封,並无多少心理准备,所以受到的衝击更大。

这些年,宦官影响力不断上升,不断利用特殊的身份干预朝政,虽然郑眾等人还算安分,但袁敲还是不高兴,这帮人懂什么。

更不要说那些失爵的列侯,几代下来,好不容易等到列侯的影响力下降,结果皇帝一声詔令,这帮人又回到朝中。

皇帝当眾说了,太后也表態了,接下来肯定要有一些表示,如此一来,外戚、宦官和列侯的势力再一次膨胀,天下的官爵就那么多,这些人都有好处了,

文官集团吃什么,喝什么?

袁安是和帝初年的文官领袖,袁作为他的政治接班人自然继承了庞大的人脉,他自然要为文官集团的出路考虑,要不然他凭什么率领袁氏家族向著更高峰挺进。

可这会袁也清楚,邓绥这一手玩得相当漂亮,在登基的大朝会上公开封赏,直接关係到皇位的稳固性,大臣们根本没办法公开反对,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接下来的处置中严格把关,儘可能不让这三路人马膨胀太速。

同时他也从这一次增添皇后的座位看出了一点,那个岁数比较小的女神童寇后对幼帝的影响力不小,正常来说,太后不会同意皇后出席这样的大朝会,只能是皇帝坚持·

虽然寇淑搞的是格物学,不属於正经的经史,《洛报》和那些学术期刊也在爭夺舆论,但袁敲並不是迁腐之辈,他当然知道格物学还是很有用处的,同时他也觉得寇氏相比於邓氏要好不少,或许可以通过寇氏加强对皇帝的影响。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搞舆论造势太过夸张,很多人不相信,纷纷告状,但袁安觉得鲁恭是个可造之材,虽然派人查看,但过去的人秉承袁安的意图,给他製造了鲁恭三异的传说,让鲁恭出名。

从此之外,鲁恭和袁家的关係就大不一样,虽然鲁恭出人意料的被避免了司徒,但其弟鲁不却是先帝指定的太子太傅,虽然还来得及上任,先帝就已经驾崩,太子登基。

但鲁不的身份摆在那里,他肯定要进一步提拔,同时要继续承担教导幼君的责任,袁敞觉得鲁不要发挥作用,绝不能让邓弘太乱来,所以袁一回府,就撰写书信,然后让管家送信袁敬的不安也是很多外臣的不安,新任的太傅、总领尚书台事务的张禹自然承受著不少的压力,虽然他当场回绝了皇帝关內侯的封赏,但大朝会刚刚结束,

尚书台就接到命令,第二次加封他为关內侯。

张禹一边写著回绝的奏章,一边也在头疼,倒不是头疼外戚、宦官和列侯的封赏,他反倒不怎么在意,这三路人马都是皇权的根基,皇帝登基之后,总要给好处的,至於给多少,张禹並不打算和太后对著干,也没办法对著干。

虽然士人对邓彪的评价不高,说他不能与竇氏外戚抗衡,但身处太傅之位,

张禹才知道困难,这个位置名义上统领大汉的军政事务,但他是外臣,他又凭什么统领,又怎么敢统领,前一个不见外的霍光,那还是什么下场?人要有自知之明!

还是多操心公务吧,现在是年初,事情多如牛毛,第一个就是先帝陵墓之事,这需要不少人力、物力,幸好皇帝病重期间,三公就开始討论,做了相应的安排,两个多月內应该修得差不多,可以安排出殯。

第二个就是年底各种对帐考核,然后决定对各地郡县长官的奖罚,这件事自先帝回京之后就已经在启动,本来这件事不需要张禹头疼,但谁让他是太傅呢,

他现在必须管,结果根本不用看,他就知道肯定非常很不理想。

去年四州大水,按惯例朝廷要抚恤流民,免除灾区的各种赋税,不仅负担多了一堆,赋税也少了,偏偏去年至今的各种费格外多。

先帝去了一趟老家南阳,然后先帝和清河王先后崩逝,新君登基,这些费加起来肯定有数万万钱之多,按照惯例,接下来两位王爷要返回封地,总要给赏赐让修建王府,这同样需要一笔钱,这些费加起来,大汉虽不至於府库一空,

但也差不了多少—·

想到这里,张禹深深吸了一口气,幸好此时北匈奴已经败逃到西域,北方不至於有大的叛乱,短时期內应该没有大仗,只要熬到秋收就好过了。

按照朝廷的部署,接下来会在各地的公田大规模推广,永元稻可以在靠水的土地上推广,可以在旱地推广,这会极大的增加稻米和產出,这都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財政收入。

但光光这样还不够,要想恢復到前两年府库充实的局面,还必须加大南方的荒地开垦,

这是张禹早就和其他公卿议定好的事情,但现在看来规模还要更大,这就需要选拔一个能力出眾的扬州刺史。

张禹就想到了尚书台里面的尚书,能够进入尚书台的官员,大多是文臣中比较能干的,他准备好好考核一番选一个担任扬州刺史。

嗯,尚书令黄香乾得时间太长,得给他找一个大郡太守的位置,既然先帝遗詔让他以太傅总领尚书台,更换尚书令就是必须的,要不然事情就没办法做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唐仙 创建救世组织,全网直播收容 我真不想和网癮少女谈恋爱了! 独宠绿茶我惨死,全家哭着悔断肠 让你臥底,没让你勾搭大嫂! 武碎星河 重生在龙塌,宠妃抱着陛下哭 六零军嫂有点辣:毒舌军官霸道宠 穿成大佬恶毒前妻后,被全家团宠 入狱五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