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各有心思
或许是因为对未来有所担忧,所以当次日寇来访,邓鷺兄弟表现得非常友好,亲自迎接出门,想尽办法显示邓寇的友好。
虽然大权不愿意分享,但面子要给得足足的,宫中邓后如此,宫外邓氏兄弟也是如此,所以当寇提到发表约束外戚的文章时,邓鷺立刻表示认同,同时认为现在洛阳城颇为混乱,提议对人事进行调整,並询问寇有什么建议。
寇笑著摇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不是我该言的!”
邓鷺当然不依,我们都是自己人,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寇无奈之下,就想起了司空陈宠的门生侍御史王涣,认为他可为洛阳令。
王涣是出了名的能臣,担任太守功曹时,以简贤选能和执法不避豪右闻名;
任河內郡温县县令时,夷灭境內多奸诈狡猾之人,动乱不寧的温县变得十分安靖;任充州刺史时,他依法治理充州各郡,德化得到广泛推行。
邓鷺表示支持,“先帝南巡,听说洛阳不治,就想启用王稚子,只是先帝一回京就病重,来不及调整,吾等当立刻调整!”
寇听完,微微嘆了一口气,沉默片刻后,邓鷺告诉寇,河南尹庞奋不安於位,已经上书请求改任边郡太守,为朝廷守边,询问寇是否愿意担任河南尹?
寇微微一愣,“姐夫竟不知道?”
听寇说完,邓鷺微微皱眉,他原来的设想是让寇担任河南尹,这个位置不仅重要,也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安排不少人,但也不至於太过影响邓氏的地位,邓鷺认为寇应该会比较满意,有利於邓寇联盟。
可妹妹竟然给了少府卿,这就有些过分了,现在先帝驾崩,梁家两个九卿的位置让出一个,符合惯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大家都懂。
梁氏让出权力不大的大鸿臚,应该也没多少怨气,周边四夷虽然有些上贡,
但也给不了太多好处,梁家不会在意。
但若是拿掉少府这个油水很大的九卿位置,梁家必然怨恨,那毕竟是先帝舅舅家,当今天子身上也有梁家的血脉,不管谁掌权,都要给面子,总不能太得罪了。
而寇也不会满意,寇家现在要的是权力,要的是有位置安排人,不是少府的油水,现在这局面邓氏吃肉,寇氏喝汤才是合理的,汤都不让人喝,寇氏就算现在忍了,等到天子亲政,肯定会报復,邓鷺自然不乐意得罪人。
权衡一番后,邓鷺告诉寇,此事还没有定下来,然后又解释了一番,说太子登基,太子太傅鲁不必须升官,目前来说,鲁不最好的安排是大鸿臚。
如此一来,再拿掉梁家另外一个九卿的位置就不妥当了,所以他才认为寇是最好的河南尹人选,虽不是九卿,但也是中两千石的位置·
寇鰲觉得姐夫还是比较好说话的,不是那种囂张的人,虞翊的顾虑有些过了,那他担任少府的意义也不大,河南尹明显更好一些。
寇怦然心动,但他寻即想起虞翊的交代,又有些犹豫,想了想,寇选择了听天由命,他再拜道,“不管是何安排,小弟一概听从!”
或许是为了让寇安心,邓鷺主动提到尚书令黄香任职太久,太傅张禹认为需要更换,並对尚书台做一番调整,若是寇有合格之人也可推荐,尚书僕射、
左右丞不好说,但安排一个尚书和若干个尚书郎应该不难·
邓鷺主动分蛋糕,寇就更满意了,两人又相谈甚欢,寇想起了寇淑所说的出海之事,能够让女儿那般惦记,就算有些困难,但有黄金应该是真,一旦真有黄金,寇氏也不可能吃独食,拉上邓家也是不错的选择。
寇说新海船已经造出,也已经通过海路去了交州,不仅速度快,还不容易倾覆,既然如此,寇氏有意派出两条船队探险,询问邓氏是否有心?
为了让邓鷺动心,他还主动说起倭人所在可能有黄金一事,还说哪怕找不到黄金,若能找到能够养马的北方大岛也好,北方几个马场都容易受羌、匈奴和鲜卑等异族骚扰,若是海岛上可以养马,大汉就有了一个更加安全的养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