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兄妹秉国
邓绥看了一眼刘胜,忍不住劝说道,“淑儿,你既有如此天资,就应该多下一些功夫,未来好协助皇帝治理天下,心思不要总放在格物学上!”
“有母亲协助陛下治国,孩儿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父侯门客撰写的奏章,孩儿也看过,绕来绕去,不仅毫无趣味,还要琢磨很久,孩儿没那个閒工夫!”寇淑笑著说道,“在孩儿眼中,格物学不仅仅更有趣味,也极其的重要!
若是能再得一永元稻;若是我朝船只可以纵横大海,与四夷贸易;若是搞出孩儿想像中的那种火器;如此天下人可以吃饱饭,周边四夷的財富可以不断涌入大汉,汉军也可以纵横天下,所向披靡,这样的大汉自然稳如泰山!”
邓绥听完,心中琢磨,也觉得寇淑的说法很有些道理,只是觉得怪怪的,就在此时,寇淑神秘一笑,“母亲,这世上的达官贵人那么多,能真正被人记住的並不多。
但永元稻和纸张肯定会被人牢牢记住,未来提到永元稻就会提到孩儿,提到纸,就会提到父侯,这才是真正的不朽,母亲也可多重视一些格物!”
邓绥听完,自然很羡慕,她也同样好名,她当然也希望获得不朽的名声,但谈何容易,她只是知道一些格物学,没时间多读书,自然也格不出什么东西。
过去一年多,她虽然准备了一些用於编纂《女戒》的文字,不过隨著她开始秉政,她就不再写了,有些话是说给人听的,並不代表她要按照那些说法去做,若是有些人拿著她撰写的《女戒》和她打擂台,那就麻烦了!
邓绥有些犹豫道:“话虽如此,但格物也要讲天分的,有成,也有不成———“
“格物学確实要讲天分,但格物並不容易,需要准备很多东西,需要不断的尝试,这就需要钱,很多钱,那等赞助格物之人自然也会被记住,我父侯就是如此。
比方说,若是邓氏搞一个格物实验室,招揽一批人格物,有成就了,用邓氏格物实验室的名义发表,再用到邓氏冠名,邓氏自然会被牢牢记住!”
“此法甚好,甚好!”
看到邓绥动心,寇淑也喜笑顏开,感觉跟个孩子一样,邓绥心中原来的戒备又少了一些,若是寇淑一直这般,不干政,但私下里,不断出谋划策,还能搞出一个个有利於国家社稷的新东西,还是很不错的,这不就是一个新的曹大家吗?
邓绥想了想,让寇淑看了看记录稿,寇淑又做了一些补充,然后询问身边人时间,就告诉邓绥,她要会同皇帝一起做一些游戏,好锻链身体。
邓绥假模假样的劝说和车骑將军一起商议,寇淑不乐意,她也没有阻拦,寇淑和皇帝离开后,
邓绥则拿起刚才的记录看了起来,仔细推敲起来。
过了一会,邓鷺赶到,行礼完毕后,邓绥把记录稿递给邓鷺,邓鷺看完后,大为吃惊,“这真是皇后所言?”
“皇后有治国之才,朕早就知晓!”
“这考举之法竟如此严密,真令人惊嘆!”
“可推行否?”
“大体可以推行,不过公府徵辟之人都是天下大才,若是再行考举,恐不利於徵辟—“
“当下確实不合適!”
邓鷺鬆了一口气,“太后圣明!”
邓绥心知肚明邓氏立足未稳,需要徵辟一些著名土人,以提高声望,这是外戚执政常用的办法,邓骂不愿意也不奇怪,不过现在不能全部推行,以后还是要推行的!
“皇族、列侯子弟可学格物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