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大汉:我是皇太后 > 第185章 南阳秋收

第185章 南阳秋收

第185章 南阳秋收

元兴元年八月,南阳郡,郡守鲍德正带著功曹、主簿等人考察永元稻的的田地,蓝天白云下,

阳光播撒在田野里,和煦的秋风吹拂著田野,成片的永元稻稻穗起起伏伏,宛若一片金色的波浪,

一大群农民正弯著腰收割。

鲍德沿著田埂走动,隨机抽查了若干稻穗,仔细检查了一番,很是满意,他询问一个老者,“丘老冬日还不乐意,现今如何?”

丘老咧著嘴嘿嘿笑了笑,然后说道,“府君请看,这稻穗充实,亩產两石当无问题,如此一来,麦稻两季当有三石有余,吾等黔首今年要好过不少,虽然累一些也是值得的!”

鲍德笑著点点头,朝天拱了拱手,然后摸著白的鬍子说道,“平子,永元稻果然名不虚传,

本官总算对先帝有个交代了!”

张衡弯腰施礼,“先帝御赐永元良稻,南阳士民皆感恩戴德,然永元稻能有今日所成,府君日夜操劳,同样功不可没!”

张衡还真不是拍马屁,虽然天子御赐永元稻,也派来了传授育种和积肥的格物学者,但南阳黔首將信將疑,麦收都已经是农历四月底,五月初,这个时候种一季水稻,两个月就能有收成?南阳上下无数老农都不相信。

对普通农人而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麦收季节本来就忙碌,再多一个平整土地和插秧的活,

能活活累死人,大家都不乐意。

鲍德自然著急上火,嘴角都上火了,这育种季节一过,一年就耽误了,南阳可以用来种植永元稻的水田多达三百多万亩,一亩地收入2石,这就是六百万石。

按照天子制书,永元稻稻种珍贵,推广期间,第一季所得收入的两成必须入官,所以一岁若是能积累六百万石水稻,南阳府库就会增加120万粮食,如此不仅百姓安居乐业,府库也充实了许多!

中国版图辽阔,分税制从一开始就执行,此时中央税和地方税大概是四六分成,也就是说,若是能多收120万石粮食,南阳地方官手中会有72万石粮食。

大汉的高级官员日子爽歪歪,但低级官员日子过得惨兮兮的,若是能增加这么多粮食,很多人的日子会有很大的改善。

所以鲍德和南阳郡县官吏全面出动,又动员南阳各个大族,广成苑都已经种了一季,你们应该是听说了,难道你们不想多收成一些吗?

为了让南阳各家的黔首庄户愿意干活,鲍德会同南阳世家大族代表们经过一番討价还价,最后答应当季的麦只收四成,稻穀除了缴纳两成的稻种费用,剩下部分各占一半,也就是地主和农民各40%

看起来麦子只收四成,但只要稻穀达到一定的收成,南阳大小地主们收入肯定要比去年多,不过地主阶级们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让利,这会也是没办法了,损失了一季收入谁乐意,地主阶级又不像老农,早就打探过了,永元稻確实与眾不同。

主家从来不会做亏本的生意,老农们是知道的,现在他们愿意让出一成麦收,那就说明水稻的收益肯定比这一成麦收要大,这会老百姓们才真正上心。

老百姓开始忙活,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水稻种植之法太过奇怪了,竟然要先育苗,然后还要插秧,这不是人为增加劳作负担吗?

不过此时正值农历的二、三月,也正是冬小麦的生长期,把水稻种子放在一小块秧苗培育地密集育种,可以为冬小麦的生长留出了空间,二者不存在爭地的矛盾,所以黔首们听这么一番解释后,都点头认可。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唐仙 创建救世组织,全网直播收容 我真不想和网癮少女谈恋爱了! 独宠绿茶我惨死,全家哭着悔断肠 让你臥底,没让你勾搭大嫂! 武碎星河 重生在龙塌,宠妃抱着陛下哭 六零军嫂有点辣:毒舌军官霸道宠 穿成大佬恶毒前妻后,被全家团宠 入狱五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