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爭论
汉廷不是没打过败仗,但五千多有枪炮掩护的汉军被歼灭,里面还有不少精锐的北军五校,这是光武中兴以来,最大的失败,虽然与邓禹丟关中没办法比,但邓后也气得不轻。
要不是寇淑提醒,让他把兄长调到冀县坐镇后方,这一波就要丟大人,到时候必然重创邓氏的执政地位,一个不小心,邓氏就可以翻船。
而在这场战爭中,汉军人员损失倒是其次,关键是巨大的武器损失,申胃劲弩这些过去朝廷很在意的东西,已已经是牛夫人了,朝廷可以不当回事,但枪炮不行,枪炮的威力太大,若是羌人学会製造枪炮,並用枪炮攻城,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感到十分不安的邓后立刻把寇淑叫到长乐宫,寇淑看完奏报之后,脸色同样非常难看,她虽然做了一个防范於未然的建议,但也不希望打败仗,她怒气冲冲的说道,“任尚一丟西域,二败凉州,不能再忍,必须严厉处置,以做效尤!”
“淑儿看看这份密奏?此败也不仅仅是任尚之过,凉人难驯呀!”
邓绥有些犹豫,现在內外形势不好,她不愿意对外宣扬此败,那就没办法任命兄长为大將军;任尚又是邓氏旧部,若是严厉处置,恐伤人心;而且此次汉军被伏击,也是那一路的汉军指挥官轻信中伏,任尚不是直接指挥官而这一路汉军指挥官犯错,也跟凉州豪强有关係,这恰恰又是邓绥最为忌禪的地方,
因为羌戎杂居的凉州自光武称帝以来就是大麻烦。
凉州豪强与羌戎的合流在西汉末就可见端倪,囂、竇融皆以善抚羌眾著称,有了羌人的支持,囂据凉州与大汉廝杀了五年之久,而光武中兴战爭也才不过十五年,如果认真算起来,邓禹关中之败的背后也有关西士人的背叛。
也是因为囂难以平定,选择归附入朝的竇融有著巨大的统战价值,竇融官拜司空、
食四县,子侄孙三人皆尚公主,被称为:“竇氏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並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於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不仅竇融地位特別高,同样出自於关西的梁统、马援地位也非常高,他们相继与皇室联姻,权倾朝野,哪怕是混得最惨的梁统后人现在也是一门三侯,这自然引起了南阳、河北两大集团的强烈不满,天下是他们打的,结果凉州这帮傢伙竟然后来居上,哪有这个道理?
这种不满在汉和帝继位初期终於出现了一次大的爆发,竇宪太过跋扈,得罪了太多人,汉和帝能够內联宦官,外联南阳集团和士人,成功扳倒他,並不是自己多有本事,而是大家需要皇帝这个名义,皇帝一出头,竇宪自然扛不住。
竇宪完蛋之后,凉州豪强遭受重创,南阳集团爬到了舞台中央,阴邓两后就不用说了,是南阳系的老大老二,而寇淑本身属於南阳系和河北系的联姻產物。
这种局面下,邓后对关西一直保持著警惕,儘管连续遭到失败,她也从中央甚至是遥远的辽东调兵,但就是不愿意就近启用凉州豪强。
虽然邓后听取了寇淑的建议,徵招凉州豪强精英上京,授以郎官,但凉州人显然不是太买帐,这一次汉军惨败与凉州豪强给出的错误信息有很大的关係看完了第二份奏报,寇淑长嘆了一声,很显然目前这种局面,根本不能处置前线的將领,反而需要粉饰胜利,寇淑很乾脆的说道,“母亲,现在形势紧张,姑父再留在凉州意义不大,可召回之,拜为大將军辅政,同时任命班雄为校尉驻守关中,保证根本不失!”
班氏是关中大族,班昭又是女宰相,而且已经敲定班氏会联姻皇室,所以有班雄为校尉,驻守关中,与关中各大族交往,关中肯定没有问题,所以这个建议,邓绥是同意的。
不过打了败仗,邓后即便有心让哥哥做大將军,也很难直面天下人的议论,她就有些犹豫,而且她也有些怀疑寇淑的用心。
所以邓绥就说邓鷺打了败仗,怎么能升官?不妥不妥!寇淑则摇摇头,“连续大灾,
天下不稳,汉军失败的消息不能公开,相反还要大张旗鼓的任命大將军,以安抚人心!”
邓绥默然,她虽然心里愿意,但嘴上却不能直接答应,而且这也需要与朝中重臣协调一番,不可能立刻定下来,同时她也明白寇淑的父亲也该提拔一下了“
寇淑也知道邓绥不可能立刻同意,她想了想,又提议道,“汉军遭到这么大的失败,
再行安抚之策已经是养虎为患,孩儿以为必须改变策略,用最严厉的手段镇压羌人,彻底杜绝內外勾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