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最后的机会
消息传到长乐宫,邓太后气得要命,太学生闹事,乱上揭贴,这要是不抓人,必然会有很多人效仿,陈忠这么千,实际上就是在纵容,接下来,肯定有人上书,这对她的统治是巨大的威胁!
可这揭贴是有纸之后才出现的,此前根本没有,大汉也从来不反对土人议论朝政,所以陈忠这位律法专家,引经据典说司隶校尉邓豹抓人的理由不充分,她还真没办法,她没办法和陈忠討论律法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大汉就没有一个官员能比得上陈忠。
而邓豹退让的理由,也说得过去,万一有人煽风点火,太学生们集体闹事,
朝廷更加不好过,陈忠糊弄过去,反而是好事,但通过这件事,邓太后也看出邓豹首鼠两端,邓氏这帮子混蛋,一个个都想著她退,他们就真得那么放心吗?
邓后愤怒烦躁,自然朝著大將军邓鷺发怒,说他太软弱了,都做了这么久的大將军、车骑將军,结果外朝还是这么不安分!
大將军邓鷺不敢辩论,连连请罪,邓后再发火也是有限的,自然和他们商议怎么办,邓鷺也是焦头烂额,但也不能提退让,可抓也不能抓人,这可怎么办?
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请求出宫,天天留在宫中,大臣们意见很大,而且也实在不合適—·
邓后忍不住又斥责了几句,可又无可奈何,她知道不做一些退让是不行的,
也就在此时,
小黄门稟报陛下和皇后过来请安,邓后铁著脸说道,“让他们进来,朕正要问问他们!”
帝后相继行礼,邓太后十分冷淡的说道,“坐吧!”
等帝后落座,太后让女尚书把尚书台的奏报递给两人,询问他们看过没有,
皇帝点点头,“朕看过了!”
邓后虽然不想退,但此时此刻,她还是选择了以退为进,“朕早欲归政皇帝,可太学生们不晓事,竟然把朕比为吕后,还有人造大將军的谣,朕实在咽不下这口气,皇帝,皇后,你们说怎么办?”
帝后相互看了一眼,惯例寇淑先说,寇淑叩首道:“稟太后,臣妾以为现在大汉的太学生罕有明德之士,多沉迷於浮华,忘却读书之本分。彼辈以口舌之利,隨意臧否太后及大將军,妄图干预朝政,实为乱国之举!
臣妾以为必须严厉处置,否则任其恣肆,为奸妄所用,必將误国害民,损害国家之根基;同时当慎选太学诸经博土,督促太学生以严谨为重,潜心於经典,
以正其道,方可保社稷之安寧!”
寇淑这么说,邓绥心情稍稍好了一些,又询问如何处置,寇淑的答案是,直接撰写揭帖的人以誹谤太后的罪名抓起来,还有那些知情不报的人一起流放长沙郡,十年內遇赦不归,而陈忠作为太学的管理者,袒护太学生,外放郡守,
同时以詔书规定,大汉鼓励士民上书,又有报纸,並无阻隔言论,而揭帖容易被奸人利用,不允许任何人搞揭帖,无论对错,写揭帖的人,还有知情不报的人,全部流放江南十年。
虽然寇淑的流放不算狠,只是流放江南,没有到日南郡或者西域,但至少可以出一口气,太后还是能接受的。
太后又看向皇帝,皇帝也说了一通赞同寇淑的话,又说自己没有亲政是身体不好,无力处理复杂政务,他会在上朝时和大臣们说清楚,不过皇帝又委婉得说道现在確实有一些谣言皇帝一开始听到通报,还挺高兴,然后寇淑就问他,若是哪一天他施政不如太学生之意,太学生跳出来搞一搞揭帖,你怎么办?
小皇帝立刻愣住了,寇淑这才说,皇帝想亲政,太后不想太早放权,这是皇帝和太后之间的事情,有话语权的可以是皇族、外戚,可以是朝中重臣,但绝不能让太学生下场,太学生有上万人,还有不少游学之人,这些人要是闹腾起来,
我们就麻烦了。
小皇帝深以为然,然后两人討论一番后,决定站在太后一边,帮著太后解围,不过也要乘机驱逐三邓出宫,三个人都在宫中,万一指挥虎责抵抗,皇帝也能被动!
刘胜这番话一出,早就打定主意,乘著这个机会出宫的邓氏三兄弟同时站起身,向太后和皇帝表明忠诚,又说母亲身体不好,然后表示请求出宫。
到了此时此刻,邓后根本没有选择,只好同意,不过又说虎賁中郎將邓弘主持虎賁军,护卫皇帝,不能轻出,能留一个也是好的!
虽然邓后还是有些忧心,但帝后的表现来看,他们並没有乘机搞事之心,邓绥既鬆了一口气,又还是本能的不安,帝后太好说话了,让她想发作,清理一番都困难·—·
搞定了这件事之后,寇淑稟报说此次討伐匈奴,汉军立功,朝廷肯定要给赏赐,她需要去城外作坊看一看,有多少库存,需要亲自点一点,另外也想看一看工匠们的新发现,最近她又有了一个新思路,想看和工匠们分享一下!
邓性和寇淑在一起搞火器很久,知道寇淑有想法,立刻询问是什么新思路,
寇淑说道,“本宫一直在想,能不能让火炮和火的射程更远一些,如此一来,
胡骑衝锋前,汉军就可以击中他们,最近有了一个新想法—“”
寇淑说她仔细观察大炮射击时,发现弹丸容易翻滚,在空气中的阻力就比较大了,何不让弹丸在大炮中就高速旋转,如此反而不容易翻滚,空气阻力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