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飞天
侍御史丁聪手持奏疏,肃立於殿中,声音鏗鏘有力,字字如刀:“臣弹劾梁王匡於灾年巧立名目侵占民田两百顷,强征役,致豫州三县百姓流离失所,饿孵遍野!按《汉律·诸侯王令》,当削爵流放!“
殿內一片死寂。
皇帝刘裕高坐龙椅,玄色冕下的目光如渊,,每一声轻响都像敲在下面诸王侯心头。
“宗正以为如何?“
宗正刘矩出列,这位执掌宗室事务四十年的老臣鬚髮皆白,声音却稳如泰山:“梁王所为確有不妥,然念其乃世祖皇帝苗裔,且豫州灾情已平,仆以为可罚俸三年,令其退还田亩.....
“罚俸?“刘裕突然冷笑,声音不重,却让满朝文武脊背发寒。他缓缓起身,十二玉珠碰撞作响:“三日前,《洛报》载,太学生刘茂一一也是光武皇帝血脉一一因家贫无依,在太学门外卖字为生!“
龙袖猛地一挥,案上竹简哗啦散落:“同样是世祖血脉,为何有人富可敌国,却还是这般贪鄙,有人却要卖字餬口?嗯?“
梁王浑身发抖,突然以头抢地:“臣知罪!臣愿献出家財賑灾....
“不必了。“刘裕居高临下看著他,嘴角勾起冰冷的弧度:“即日起,梁王改封鬱林王,赐太学生五人辅佐,带甲部曲五百人,举族启程赴任。“
满殿王侯面如土色一一鬱林在哪?那是岭南瘴之地,与南越蛮族接壤!这哪是改封?分明是流放!
可更让他们胆寒的是皇帝后半句话:“朕已命少府铸造安边侯印十枚,凡世祖先后自愿请封边疆者,可直接越过关內侯,享实封千户!“
就在大臣们战战兢兢时,少府梁商突然出列贺喜:“稟陛下,太医令奏,薛美人已有身孕!“
朝堂气氛骤然鬆动,大臣们纷纷跪拜:“天佑大汉!陛下圣德!“
刘裕面容终於露出一丝笑意,亲政不到三年,宫中已有两子两女。如今梁冀之妹梁贵人、边地小吏之女张美人接连有孕,现在连皇商出身的薛美人也怀上龙种一一再无人敢说大汉会如前朝般面临绝嗣危机。
但在这片贺声中,卫將军耿薄的朝却在微微颤抖,他的女儿一一耿皇后在诞下公主后元气大伤,太医直言恐难再孕。更可怕的是,当耿家提议將生下皇次子的宫女记在皇后名下时,皇帝竟在椒房殿当眾明言:“朕的儿子,將来谁有出息,谁就是皇后养子,就是太子。“
每每想起这个,耿薄眼前发黑,皇帝这是要彻底断绝外戚干政之路,可就算有养子又如何。当年孝和皇帝虽过继给竇太后,可竇家照样满门抄斩.....·
“耿卿。“刘裕突然点名,“听闻你侄女耿莹容顏德行都是一流,耿氏上下称颂?“
耿薄浑身一颤:“回陛下,小女粗通文墨.....
“很好。“刘裕意味深长地笑了,“太后表弟,高密侯邓凤新丧偶,朕来做这个媒!“
一箭双鵰一一既堵死耿家送女入宫的路,又把邓氏绑上自己的战车,虽然邓氏在先帝时期,被多次打击,但这么多年下来,邓氏的影响力大为下降,皇帝觉得可以启用,这就是一个信號。
“父亲,咱们好不容易选择了莹妹?“耿宏忧心,“陛下这是下定决心不愿意让耿氏再有人入宫了!“
耿薄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当今天子是明君,又有太后辅佐,我耿氏当安分守己,绝不可有任何他想!”
当然了,刘裕也知道光压制不行,得做一些安抚,三日后,洛阳城南,一队禁军护卫著天子仪仗,停在一间破败的草屋前。屋內,年近五旬的刘茂正伏案抄写《论语》,听闻皇帝亲临,嚇得毛笔都掉在了地上。
“陛下......
,“刘茂颤抖著跪伏在地,
刘裕亲手將他扶起,嘆息道:“汝祖上虽然有罪,但光武之后竟沦落至此,夜不能寐。“他环视四周漏风的墙壁,“卿可愿为朕分忧,镇守边疆?“
刘茂愣住了:“臣.::::.臣一介书生..::::
“无妨。“刘裕微笑,“朕封卿为且末侯,此地在西域都护府驻地之南,十分安分,同时赐太学生二人辅佐,五百户带申奴僕隨行。“
刘茂眼眶通红,重重叩首:“臣......万死不辞!“
消息传开,洛阳城內所有落魄的刘氏子弟沸腾了一一原来只要肯去边疆,哪怕是罪人之后都能一跃成为实权侯爷!
就这样,东汉帝国內部的宗室阶层正在剧烈分化,高位王侯如坐针毡,生怕被御史找到把柄,
不得不小心翼翼,而那些混得相当悽惨的没落宗亲却爭先恐后上书请命,甘愿远赴边疆,皇帝则一个又一个封侯·.·
长乐宫中,皇太后寇淑笑看对皇后耿氏说道,“皇帝这手玩得漂亮,高位者畏之如虎,低位者趋之若鷺,如此一来,宗室就老实了!“
耿后小声问:“太后不觉得太过..:..
“姝儿,你是个好孩子,是皇帝的良佐,但皇帝这个位置与眾不同,必须恩威並施,要不然就要出事!”寇淑轻笑,“当日朕孤儿寡母,外有叛乱,內有天灾,地震还不断,宗室、列侯和士人都不听话,可谓战战兢兢!
朕领悟了其中道理,横下一条心,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才有了大汉今天的大好局面,朕这般教导皇帝,以后你也要这般教导未来的太子,恩威並施才是王道!“
“多谢母后教导,臣妾明白了!”
寇淑点点头,就在此时,宦官徐程跑过来报告,寇淑大喜,“如此甚好!”
元泰十六年春夏之交,皇太后寇淑立於明堂高台之上,玄色凤袍在风中猎猎作响,皇帝和皇后坐在特製的豪车上,观看著母亲的表演!
她身后,一座庞然大物巍然立一一高逾三丈的绸布球体在阳光下泛著暗金色的光泽,下方悬著以青竹编织的吊篮,篮外垂著十二条朱红丝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高台之下,三公九卿的仪仗在最前排,太学生们挤在两侧,北军校尉带著亲兵维持秩序,少府属官与皇商们交头接耳。
更远处是被挡在外围的洛阳百姓,,黑压压的人头一直蔓延到洛水河畔。所有人都仰著脖子,
目光死死盯著那个前所未见的巨物。
“诸位。“寇淑的声音並不高,却在格物院特製的铜喇叭放大下清晰传遍全场:“今日,本宫將送一人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