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人在家中坐,
【孙燕姿新专推广曲正式释出!《月牙湾》强势来袭!】
【一曲道尽西域浪漫!孙燕姿凭《月牙湾》力压f4再次登顶各大榜单!】
【《月牙湾》是筱晓目前最好的作品!並与孙燕姿的二专《我要的幸福》极其契合!】
【...·】
虽然孙燕姿的成绩让不少同行心里发酸,但这並不重要。
因为《月牙湾》的大爆对於媒体来说那就是最好的热点。
作为眼球经济的受益人,夸张的新闻那就是他们追逐的方向,而当下,孙燕姿把f4给锤了?这是多么好的话题啊!不大书特书就有鬼了!
更別说,在听完《月牙湾》后,不少媒体都觉得筱晓“別有用心』。
此刻,只要是个人都能听得出,《月牙湾》是借用月牙泉这个即將消失的地球景观来形容爱情的脆弱和来之不易,希望大家能勇敢的追寻真爱,对吧?
然后,孙燕姿的二专叫《我要的幸福》?
噢~
这种歌是正常人能邀的出来的吗?
整个圈子里好像也没几个人做过这种私人订製吧?
也就李宗盛给林忆莲,罗大佑给张艾嘉,陈昇给刘若英——
这么写过吧?
嘿~
有意思啊~
而就在一部分媒体觉得,筱晓用心良苦时。
那些拥有音乐素养的编辑啊,在写剖析稿件时,那是越写越惊心。
在他们的仔细辨別下,他们发现,《月牙湾》里,那属於东方的古典韵味和现代的流行元素出现了高度的融合,这是华语乐坛里之前从未出现过的东西。
由於他们只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不能说十分的专业,所以,不少媒体为了博取流量,想让自己的报纸杂誌卖的更好,直接就请了专业人士前来把关。
然后【古今结合?中西碰撞?《月牙湾》为何好听?】
【现代流行+东方美学=《月牙湾》?筱晓究竟还藏了多少东西?】
【筱晓是真正意义上的华语乐坛第一人!《月牙湾》这种曲子之前乐坛从未出现过!】
【·..】
一堆专业性的报导出现了:
“之前,流行乐坛里的確存有东方风味的歌曲,就比如说邓丽君的《淡淡幽情》,这张专辑就是东方歌曲的代表,但,邓丽君女士的歌曲和《月牙湾》有著明显的区別。”
“《淡淡幽情》属於『古词新唱』,歌曲的核心是中国的古诗词,然后给其配上现代的编曲,从而营造出保留诗词意境和韵律下的东西融合。”
“当年,我们觉得,这种结合简直天衣无缝。”
“但,现在,我们或许发现了更適合当下这个年代的题目解法。”
“因为孙燕姿的《月牙湾》,又或者说是筱晓创作的《月牙湾》不是这样的。”
“首先,《月牙湾》这首歌具有非常明显的古典意象,你可以从里面听到明显的、来自千年前的丝路情感,但所有的词,全都进行了现代化的白话改编。”
“其次,《月牙湾》的编曲也出现了极大的突破,邓丽君女士的《淡淡幽情》是经典的西洋流行框架,编曲是以钢琴弦乐为主,非常简约,突出人声。”
“但,《月牙湾》则是中国古典乐器和西方乐器的高度融合,光能用耳朵听到的就有中国的笙、美国的斑鳩琴和印度西塔琴,这一个非常难且惊人的突破。”
“最后,邓丽君的《淡淡幽情》是文化人的抒情,因为所有的歌词都是古诗词,所以在文体上,它的確是和流行音乐这种工业化產品格格不入的。”
“但《月牙湾》不一样,筱晓的构思那就是大眾化的敘事,虽然她使用了隱喻的方式,用『砂砾』『丝路』『泪光』这些词描述爱情的脆弱与永恆,但这些词在白话改编的情况下显得十分易懂,並且,这些词的结合还瞬间塑造出了縹緲的西域风情。”
“当筱晓能在作词选择、音乐形態、文化表达这三个方面同时做出突破后,
《月牙湾》这首歌绝对是华语乐坛这么多年以来的真正创新!”
“毫不夸张的说,筱晓在创作上的功力已经超过了华语乐坛的一线水准!”
当『八卦』和『专业”同时出现后,筱晓和孙燕姿的粉丝啊,那是瞬间就吃撑了昂。
左边有粮右边有吹?
我靠一一我们追星这么多年,什么阵仗都见过了,唯独这种阵仗我们还真没见过啊!
台湾的歌迷惊喜了,內地的歌迷则是瞬间惊嚇了。
因为这种专业性的吹捧他们之前也没见过。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