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筱晓和导演的沟通,纯粹是生涯第一次开演唱会,啥都不了解嘛。
她怕出现那种自我感觉良好,外界看著很尬的事儿。
所以,让专业的人把控专业的事儿就是必然。
现在,既然导演说总体向好,那她就可以安心的休息了。
至於说对方嘴里的收尾?
在原设计里,导演希望,在演唱会的最后,筱晓和孙燕姿能唱一些煽情的歌感谢歌迷到场支持,感谢粉丝一路陪伴,说什么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巴拉巴拉的。
並且,感谢曲最好还是新写的。
说实话啊,二十天前,当筱晓听到这个方案后,她是直接翻白眼的。
因为导演的描述啊,让她想到了前世看的文娱小说,想到了《光荣》。
在她的记忆里,几乎所有作者一写到演唱会,写到安可曲,那都会写到《光荣》。
这真的是.—
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但凡是看过演唱会的都知道,用煽情的歌当安可曲的事儿那都是老歌手做的因为上了年纪的歌手真的是唱一场少一场的。
他们的感谢曲更像是告別曲。
至於年轻人唱什么?
杨丞琳说过一句话:
我不喜欢准备专门的安可,我还能唱,等我唱不动了再说(告別)。
所以,年轻人其实是隨便唱的。
人家职业歌手都这么说了。
写文娱的作者给笔下主角的生涯第一场演唱会还安排《光荣》?
就.—·
挺厉害的·
而且,《光荣》这首歌不吉利啊。
不是说bobo组合解散了,而是有一句词很不吉利。
那是这个少年曾经多普通,是你让我把梦做到最巔峰別说是娱乐圈了,在任何一个行业里,『最巔峰”这个词,那都是不能乱用的。
因为它是定性的词。
当你唱出《光荣》后,那是你自己给你自己定性了。
告诉歌迷你已经没有未来了。
当歌迷一遍又一遍的听你唱『是你让我把梦做到最巔峰”后。
歌迷就会潜移默化的认为,自己追的偶像已经非常非常牛逼了。
然后呢?
我都已经把我偶像养成了,那我接下来只要看他大杀四方就行了!
当粉丝的脑子里出现这个念头时,你必定会走下坡路。
说得再简单一点,这其实不是艺术领域的事儿,这是新闻传播学上的问题。
大洋彼岸那个想要开疆拓土的正球级皇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是从正球级上下来的,然后重新竞选时,他不会说我们曾站在巔峰,他只会说我们曾经做到了什么,我们曾经做的有多好,现在,我需要各位的支持,因为我想做的更好。
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想红下去,你就不能和粉丝说我们已经圆满了。
你得和粉丝说,我们现在很牛逼,但我们的路还有很长,我们能更牛逼。
所以一个靠粉丝吃饭的歌手唱『是你让我把梦做到最巔峰”?
你这不就是嫌粉丝多了吗?
而这也是《光荣》很少有人翻唱,bobo走不下去,並柏然和付辛博会糊掉的关键。
粉丝没期待了。
正是因为筱晓真的追过星,她是了真金白银去看演唱会的,所以当导演表示,演唱会需要感谢时,她是直接就把《光荣》给pass的。
至於为什么选择《我们的歌》
那主要还是因为这是首情歌嘛。
独唱时是送给歌迷的。
对唱时——·
嘻嘻~
在確认首演还算不错后,筱晓便和导演告了別。
简单洗漱,而后钻进了小狮子的被窝。
可她们休息了,不代表別人也能休,
虽然华纳没有给媒体提供首场演唱会的门票,也没有设置什么嘉宾位置,因为这是孙燕姿和筱晓第一次开演唱会嘛,大家都怕翻车。
但,华纳自己的宣传人员早就写好了稿子啊。
並且,就算没有官方供票,媒体也可以自己买嘛。
正因如此,隨著演唱会的结束,各路媒体,那都忙了起来。
第二天,筱晓和孙燕姿还在周公那儿约会呢,外界的舆论啊,就已经奔腾起来了。
有正面的一《燕姿台北正式开唱!宠溺示爱四万余人!》
《台北市立座无虚席!上一真神乃是王菲!》
《燕姿巡演首唱完美落幕!筱晓现身直接燃爆全场!》
《五月天启动!梁静茹承接!滚石新星为何能在华纳现场绽放光彩?》
《燕姿演唱会惊现新歌《追光者》?谁是光?谁在追?》
当然了,有人喜欢就有人討厌嘛《燕姿首唱热点满满但惊喜不足!》
《舞台设计过於老套!时代风格依旧明显!》
《不懂跳舞!不会娱乐!燕姿首唱表现一般!》
《过於互动!引导合唱!筱晓现身但却偷懒?》
i
因为筱晓和孙燕姿火啊,所以新的一天刚到来呢,人们便瞧见了与之有关的漫天报导。
吹的没啥好说的,人们见多了。
而喷的嘛——·
拿起一张简单一扫。
好好好.—
所谓的『舞台设计过於老套”指的是演唱会的排场和四大天王差不多?
如果这叫老套,那你给我玩点新意出来?
然后燕姿不会跳舞?不会互动?只会『干”唱?
妈的!
演唱会不唱歌你想干嘛?
筱晓过於互动?引导合唱?疑似“偷懒”?
我靠!
演唱会大家不一起唱那还有什么意思啊?
坦诚的说。
为了求稳。
所以在这次的演唱会计划里,所有人,那都没有玩活的意思。
正因如此,孙燕姿的演唱会其实是比较传统的。
但只有神经病才会在生涯第一场演唱会里玩活对吧?
是,你要是秀起来了会非常牛逼。
但演唱会这种秀歌迷看的核心还是人啊。
不是看你玩活啊。
不要本末倒置啊兄弟!
所以,即便有很多偷偷进场的媒体人表示,孙燕姿的首唱中规中矩,歌迷,
甚至大眾那都不在意,而就在所有人都觉得,孙燕姿的首唱已经开的很成功,因为媒体只能在舞台设计上找她毛病时,《自由时报》啊,忽然发出了一篇震撼的报导—
《流氓!燕姿和筱晓就是流氓!华纳也是流氓!》
如此標题刚一出现,那就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
在等大伙瞧清文章內容后—
“筱晓和孙燕姿是华语乐坛里的最大流氓!”
“因为她们干著其他所有歌手都不会干的事儿!”
“眾所周知,筱晓和孙燕姿从来就不是一个团体,她们从未宣布自己是一个组合,那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开的演唱会,那就是个唱!”
“然而,在昨天晚上结束的孙燕姿个唱里,筱晓和孙燕姿一共合作了十八首歌!”
“並且,筱晓还单独唱了十首!”
“真正属於孙燕姿的独唱,只有十五首!”
“孙燕姿开的是个唱啊!可她只唱了十五首歌啊!这是多么恶劣的行为啊!”
“当她的內场官面票价都能卖到两千五!溢价都能卖到五千时!这种演唱数据那就是要遭受击甚至是直接封杀的!因为她不道德!”
■
整篇文章大概有著一千字。
当愤恨的击出现在大眾的面前后,普通民眾那的確是愣了一下的。
因为五千块的票唱十五首歌的確很恶劣啊。
但反过去一看18+15+10=43吧?
一个晚上听四十三首歌还不够啊?
你这个媒体不是有病吗?
至於说什么有十首是筱晓独唱的?有十八首是合作的?
他妈的筱晓的咖位比孙燕姿低吗?
既然不低你计较个屁啊!
没错!
在大眾的眼里,《自由时报》那简直就是胡扯蛋啊!
因为演唱会里的划水指的是大咖请咖位不如自己的人帮自己唱。
可要是两人咖位一样或者嘉宾咖位更大?
这么说吧,蔡依林卖演唱会门票,然后和周杰伦唱一个晚上,每首歌都是《给我一首歌的时间》那样的live,有人会在乎货不对版吗?
这他妈的是赚疯了好吧!
场外的歌迷那是眼红的想要捅死场內所有人好吧!
so
“一个晚上合作十八首歌???”
“这是能合的都合了吧???”
“干!!!我昨晚怎么没去啊!!!啊不对一一我怎么没买到票啊!!!”
没看到live的歌迷疯了。
但下一秒一一“抢票啊!!!”
“黄牛在哪???”
大伙想起来了,台北还有两场演唱会呢。
一场晚上,一场下周。
由於筱晓压根就没管外面的事儿,所以,六月三號的晚上,当她发现现场的气氛好像和昨天晚上不同后,她便果断的开麦询问,到底咋了。
然后,她这才知道,粉丝是衝著合作来的呢。
如此事实让她有些哭笑不得,但
“okay,既然你们有需求那我们就快点走流程嘛。”
“这个没问题吧?”
“没问题一一整齐划一的喊声让筱晓喜笑顏开。
嗯。
如果都是这种气氛。
她觉得自己能唱一辈子昂。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