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大家听的都是我写的歌~
“將军~北方仓粮占据~六马十二兵~等待你光临~”
“胡琴~诉说英勇事跡~败军向南远北方离~”
“家乡~在那美的远方~期望在身上~梦想在流浪~”
“肩上~剩下的能量~还能撑到什么地方~”
京城,朝阳。
靠在家里的汪峰仔细的倾听著音响里传来的激昂乐曲,仰面朝天的他有些两眼无神。
去年,他发布了人生中的第一张个人专辑《火》,虽然在专业领域里获得了好评,但在商业上的確没有收穫很好的成绩,別说和筱晓那样狂破纪录了,就连百方的门槛线那都没有摸到,这让华纳很是失望,也让他自己有些难过。
嗯,虽然他玩摇滚,但既然拥抱了五大,那就不可能没有梦想。
他也渴望大红大紫,被所有人接受,可现在看来·
通往梦想的道路,还很长。
“发现是你的爱~默默守护~我学会坚强~”
“奔向世界之窗~我们踏在~同一片天空之上~”
在等唱片机里的歌曲转到《亚特兰提斯》后,放空许久的汪峰也恢復了神智“嘶一一这个筱晓怎么什么都会啊?”
筱晓的前两张专辑,汪峰都听过。又或者说,在当下的流行乐坛里,你要是敢说自己没听过筱晓的专辑,那大家都是会默认你混不出头的。
流行乐坛就是商场,而筱晓是千禧年后最成功的那一个,並且,可能要不了多久,千禧年后这个时间节点就能换成迄今为止,当这么优秀的案例就放在你的面前时,你不去研究你还混个屁的圈啊?趁早收拾行李回家种地去吧!
但,就算他们研究了,他们也没有研究出个所以然。
因为筱晓的专辑太他妈的奇葩了。
作为一个创作型歌手,她能在包办词曲编曲的情况下同时涉猎多个曲风?
並且每个曲风的歌做起来都很好听?
您这不是扯淡吗?
要知道,就算是流行音乐的发源地,北美的那些老登,都没有你这么玩的啊那边的创作人也只是专精一两个曲风,了解三四个相近分类。
至於大跨界?
就比如说从节奏布鲁斯转到摇滚?
那是不可能的!
而筱晓呢?
第一张专辑里的《龙捲风》就让汪峰震惊了。
rap和rnb的结合然后配上类摇滚的强烈节奏和情感张力?这他妈的简直就是把一堆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融到了一起,並且还十分的完美!
若是非要形容,那就是《铁胆火车侠》里的希望號衝著《铁甲小宝》里的卡布达喊出:
“我来组成头部!”
这画面光想一下都觉得扯淡啊!
啊不对,卡布达的变身是头襠互换?噢,那卡布达缺头也挺合理的。
咳咳咳。
反正当时的汪峰就觉得筱晓挺夸张的,而现在嘛·——
“更夸张了。”
“绕口令都能和hiphop融啊?”
“戏腔和中国故事都能用摇滚唱啊?”
“这··这真厉害”
听了半响,汪峰放弃了。
这不是说他没法从专业的角度来评价筱晓的三专。
而是他觉得就算自己拿出了毕生所学,他也想不出筱晓的三专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为什么每首歌曲元素不同但却能诡异平衡啊?
为什么西洋乐器和东方乐器在她的手里能融在一起啊?
为什么她的专辑a面和专辑b面从敘事和曲风的角度上来看都能做的如此工整啊?
他不理解!
但大受震撼!
“唉——
而在汪峰长嘆无奈的同时。
京城的一间地下室里。
坐在床边的杨坤眉眼低垂,眼角通红。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
“风铃摇晃清脆响~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详~”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我脚步轻响走向你身旁~”
“思念的光透进窗~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的床~”
杨坤从小就喜欢唱歌。
他在音乐上的引路人其实是他爸爸。
二胡啊,笛子啊,都是他爸教他的。
因为天赋好嘛,89年,17岁的他就进了包钢文工团,91年,更是被內蒙武警总队文工团吸纳了过去,成为了专业歌手,接受专业训练。
只要是唱过歌的都知道,如果你平日里用嗓太多啊,那是会患上声带小结的。
症状较轻的,可以用药物治疗,但症状重的,只能手术。
很不幸,长期用嗓后,杨坤成了后者,1994年,因为患病的关係,他来到了京城看病。
而后,他的人生便出现了改变。
在看病的那段时间里,閒的没事的他总喜欢往酒吧跑,看別人演出。
接著,他便喜欢上了那种被人关注,被人包围,被人喝彩的感觉。
这也正常对吧。
但凡是有点欲望的正常人,谁又不希望自己功成名就呢?
而在杨坤爱上那种感觉后,他便选择了北漂。
起初,他觉得自己的成名梦就在眼前因为他是创作型歌手,在北漂的第一年他就为其他歌手写歌了。
但·——·
很多时候,我能行那都是个幻觉。
他送出去的歌,不是没被选用,就是扑的无声无息。
由於活著要钱嘛,所以在失败几次之后,他便过上了酒吧驻唱的生活。
然后,这一过,便是八年。
在此期间里,他也曾多次问过自己是否后悔,如果当初选择回家是不是能更好?
但.—
每一次在想到这个问题时,他最后的回答那都是不后悔。
虽然在过去的八年里,他在物质上一无所获,但他收穫了爱情。
可.
“鸣竹笛声起。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
“在人海茫茫中静静凝望著你~陌生又熟悉~”
“哈啊~啊~”
“儘管呼吸著同一天空的气息~却无法拥抱到你~”
“如果转换了时空身份和姓名~但愿认得你眼睛
“咔——
杨坤只觉得的自己的心臟一阵抽抽。
下一秒,本就佝僂著身子的他双手掩面,颤抖不休。
他的爱,走了。
等了他三年.—·
养了他三年··
最后终於扛不住压力—
走了.—·
在这一刻,虽然录音机里放的是《星月神话》,但他耳畔响起的却是“你还爱我吗?”
而他“一盏离愁孤灯佇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跡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安徽,合肥。
现年十五岁的许嵩呆呆的望著身前的磁带机。
稚嫩的面庞上写满了震撼。
许嵩的家里就是搞音乐的,他父亲甚至是玩扬琴的。
嗯,就是民族乐器里的那个扬琴。
正因如此,即便许嵩从小学的就是钢琴,但他最感兴趣的,还是民乐。
並且,他还一直幻想著,如果把民乐和流行融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但可惜·
自从他有梦的那一天开始,他便没从市面上找到类似的东西。
这让他很是失望。
不过,他心中的遗憾在1999年的夏天真然而止。
因为他听到了《醉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