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准备跑路
“饭这个东西还是你去吃吧。”
“不过不是他请你,而是你请他。”
“而他说的事儿你先跟他在饭桌上聊嘛,聊完之后咱们再说。”
“你只需要抓住一个重点就行了,那就是我们和迪士尼没有交易,我们和迪士尼没有利益纠葛,並且当下的大陆没几个人听得懂英文歌的,韩董不需要因为这个进口电影,然后,就算最后进口了,也不要搞什么组织学校观影的倡议。”
“国產片组织观影没问题,那是肉在自己家的碗里打转,但进口片组织观影?”
“那不是拿財政的钱去补贴老外吗?”
“让他们別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我不在乎票房。”
“掛了。”
中影韩董的意思,筱晓非常的清楚。又或者说,当你在文体领域里做出成绩后,只要大伙觉得你是在为国爭光,那你就能拿到国家级的资源,
就拿电影行业来说好了,十部大片这词是九四年提出来的,至此,每年进口十部电影,来满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丰富大家的精神世界,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儿了。
由於那个时候我们在好莱坞没人嘛,所以什么电影好,什么电影能带票房,那我们就进口什么电影,毕竟,我们和好莱坞谈的分帐比例是13.5%嘛,全世界最低。
当引进国外电影的確能解决百万漕工的吃饭问题时,追求票房其实是没啥问题的。
但,等我们在好莱坞有人后,每年进口何种片子,那就多了一份其他的考量。
关照一下自己人嘛。
例如《风语者》,这破电影有进口的必要吗?
如果不是导演掛著吴宇森它都进不来。
还有《宇宙追缉令》,这玩意真的好看吗?
如果不是李连杰,中影又怎么会引进它啊?引进点別的不好吗?
亦或是《色·戒》。
这种电影能上那真的是给李安面子。
所以,娱乐圈里说艺术无国界的那是真他妈的噁心嘛。
你以为你电影拍一部上一部是你牛逼啊?
那是国家看你走出去不容易给你脸!
然后这些人反过来干点啥?
呵呵。
由於筱晓明白,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有文化。
因此,给她面子引进电影这种事啊,能不出现就不出现。
虽然中影的背书能让她平趟好莱坞。
因为音乐和拍戏是两个概念。
后者那是需要硬性时间的,前者快的几天就能搞定。
当好莱坞得知,请她唱个主题曲就能顺利进入大陆市场后,现在看她不爽的索尼唱片、环球音乐和华纳音乐的领导人能被上头直接按死。
並且,在她的歌的確不错的情况下,未来,找她做主题曲的好莱坞项目能堆成小山。
但没必要。
一来,那是现在的她不缺那点项目;
二来,是隨著苹果的获胜,她自己就能拿到那些项目。
所以,她文为什么要到处欠人情呢?
隨著电话的掛断,筱晓也把手机还给了刘媛。
与此同时,她发现靠在一旁的小狮子正望著自己笑。
“你笑什么?”
筱晓直言不讳的问。
“我在笑你不耐烦。”孙燕姿道:“我刚刚应该给你一个镜子的,你在听到別人要请你吃饭后,你的脸上直接就掛上了无奈,那真的是———哇喔———“
“这还不是被吵烦了吗?”
小狮子的话语让筱晓蹭的一下贴了过去。
將脑袋埋进姐姐的怀里,和个小猫一样摇头晃脑的蹭了蹭。
“哎呦,这些人真的是烦死我了,我现在真的不想接电话啊——
隨著海外消息的不断释出,恭贺的声音那是隨著採访的邀约一同出现的。
后者虽然麻烦,但筱晓可以把拒绝的活儿丟给周建辉。
当她和媒体之间存有一个缓衝带时,她的生活还是比较轻鬆的。
但前者,来自熟人的恭喜那就不一样了。
像包小柏打电话来恭喜她,她能不听吗?
当下她还想去挖人家呢。
李建復送来的感嘆她能不收吗?
人家的真实身份那可比雅虎台湾的总经理要高得多啊。
除此之外,像周杰伦、王力宏、李偶菘、李伟菘、李宗盛等人也来电了。
这些,筱晓也得接。
当必须要接的电话每天都有几十通时,她自己都好奇,自己在圈子里哪来那么多朋友?
要知道,在她决定出道的那一刻起,她就被周建辉推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上了。
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能打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