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721的营收已经接近两个亿了,毛利都有几千万,这是baidu不能比的。”
“因此,用杨志远的话来说,baidu最多也就值个两千万,30%的股权就是六百万,而那些人之所以会给我们报价四千万,那是因为风投在baidu的身上投了1120万。”
“4000万的30%不是1200万吗?”
“1200万减去1120万等於80万。”
“这些资金他们总共投了大概两年,所以,年化收益率约等於3.5%。”
“那些资本觉得baidu没有价值,愿意认赔离场,但它们不愿意亏钱。”
说到这儿,周建辉忽的笑了起来。
而筱晓也没绷住,咯咯咯的摇起了头。
讲句大实话啊,没有內幕消息就別做投资啊。
你连一手消息都吃不到那还不如在家躺著呢。
当你只能瞧见公开信息时,你赚到的每一分投资收益靠的都是运气。
你要是把运气当成了实力,那——.不好意思——你现在有再多的钱都会赔光的—
“那杨志远什么意思呢?他建议我原价收?1120万30%?
1
“呢—李建復的意思是,如果你要从1dg那些公司手里买股权,600万30%都贵了。”
周建辉道:
“因为baidu现在的问题是它们想要走itunes的路子来复製苹果的成功,但数位音乐这个行业已经被你掐死了,你不给版权,baidu就不能做mp3,baidu不能做mp3,那baidu
就必死,而baidu都必死了,那idg它们手里的股权就全打水漂了。”
“在这种情况下,baidu除非找到新的突破口,不然idg手里的股权那是连一美刀都不值的,所以,李建復讲,杨志远说,你都能把baidu掐成这个样子了,那你为什么还要给idg那些人脸呢?风投是风险投资,只要是风险投资那就有可能血本无归。”
“因此,让idg把baidu的股份送给你算了。”
“就当结个善缘。”
“—”筱晓服了。
乐不可支,“这些人真他妈的是资本做派。”
“把抢劫说的光明正大。”
感慨了一会儿,平復心情后,筱晓这才道:“所以你觉得这笔交易怎么做呢?”
“听...我其实是不建议你买baidu的昂。”
笑归笑,闹归闹,谈正事时不能开玩笑。
眼瞅著筱晓真想买,周建辉便直接摇头道:“因为baidu和apple不一样,他们接下来做的是盗版,而你卖的可是正版唱片啊,我们做正版的公司入股盗版企业?这不是找骂吗?”
“这其实是和所有同行站在对立面了,对吧?
“所以,我,李建復,甚至杨志远,那都觉得这baidu死了就死了吧。”
“但,你要是真想买,那我们的建议是原价收,这样可以保证baidu的估值不下降,
然后,找个代持,就比如说,我们和那些风投签协议,约定在未来的几年里以多少的价格收购它们手里的股权,在没有实现交割的年限里,每年给它们收购价的百分之多少,作为代持收益,在等baidu上市后,让那些风投把股票一拋,收支一减,套现离场就行了。”
“这么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我们全程不用出面,不用承担任何的名誉风险。”
“因为风投手里的股权归属是无法被穿透的,在外界眼里,那就是baidu盗版了所有中文歌曲,然后成功了,接著,各大风投赚的盆满钵满。”
“但这么做有个坏处,那就是baidu如果真的爆了,那我们就相当於是有把柄在风投手里了,未来,你要是想干什么,那些风投是会闻著味就来的。”
“当然了,如果你不选用这个方式,那我们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一个金融机构出面,让它们收购这些股权,然后把它们包装成金融產品,卖给我们。”
“像运通,它们就干这种事的,並且,它们现在包帮我们干的。”
“这么做的好处是,金融机构出面过一手信息,我们的资料就能被洗掉。”
“然后,当风险投资变成金融產品时,我们甚至可以空手套白狼,例如直接把手里的现金拿去买你喜欢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然后把股票质押出去,买美国的地產。”
“因为拿金融產品质押然后去买股票投资是不怎么合规的嘛。”
“这里最好过一手。”
“而过了一手后,我们又可以把手里的地拿去抵押,拿到钱后再去购买被金融机构包装了的baidu股权,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一分不去吃baidu的增值了。”
“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不容易被击穿,美国的地產则涨的很好。”
虽然股神在未来会因为美利坚太阳在股市里的闪耀操作而宣布退休,但,不管你承不承认,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那是比美元还要好用的钞票。
拿著它们的股票去银行质押那是百分之百能贷的出钱的。
並且,它们的质押率在美资银行最高能跑到75%。
因为沃伦·巴菲特持有了大量的银行股份,伯克希尔·哈撒韦要是穿了,那就意味著美利坚的银行,富国什么的,全部都破產了。
正是因为稳,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便成了无数富豪喜爱的现金资產。
而当下的美国地產嘛房地產泡沫正在疯狂匯聚昂。
低利率和宽信贷让老美的房价正在疯狂飆升。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时候,把现金换成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在去买地產然后抵押买baidu等於给自己的资產做了至少五千倍的收益槓桿。
这个应该是当下最优的投资曲线了,因为蚂蚁最高也才七百倍,所以“这个思路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筱晓觉得第二个方案简直和开掛一样。
除了大家都不相信baidu能成外,其他的操作一点问题都没有。
“呢——因为杨志远他们在买地。”
周建辉道:“网际网路泡沫让杨志远觉得虚擬的东西远没有真实的土地来的靠谱。”
“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在全球各地购置土地。”
“他觉得这种资產配置思路很不错,所以也建议你这么做。”
“毕竟,大家都自己人嘛—”
“0kay,那谢谢。”筱晓接受了杨志远的好意,也接受了第二个方案。
而同时,第二个方案还有后续。
当筱晓不差钱时,各方都建议她去拿华语区的数位音乐版权。
就比如说,把五大在华语区的音乐版权库里的数字版权买光,一次性拿个几十年授权;再比如说,把除五大以外的滚石啊、麦田啊等公司的数字版权买完,也是一次性拿几十年。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
当很多英文歌曲粗鄙不堪时,applemusic是不好进入华语市场的。
因为一旦有粗俗的歌被发现,那就很容易被举报封了。
要是天天被人举报,那这生意也就做不了了。
所以,当华语註定自成一区时,中国版的itunes那就只能是中国企业自己做了。
但问题是,现在哪家企业能从筱晓的手上买到版权呢?
筱晓谁都不卖,並且各家都买不起,在这种情况下,筱晓要是不做数位音乐,那未来华语区可能就没有数位音乐了,因为想做这玩意的都是衝著上市去的,而上市除非你能牛逼到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把上市审核的標准给改了,不然我一纸诉状就能打的你宣告破產,而你要是能制定標准,那你又做鸡毛的音乐啊?
对吧?
所以·
“行吧,你去问吧—”
“他们愿意谈就谈,不愿意谈就算,这事反正我不急。”
在发现自己的蝴蝶翅膀已经扇动了產业大势后,筱晓顿时就无事一身轻了昂。
既然华语区数位音乐的发展已经绕不过她了,那她就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看看局势,然后再说其他。
这么做的原因也简单:
一来,那是她真不想亲力亲为的创办企业,太累。
二来,那则是当一个行业的发展无论怎样都绕不过她时,她就能隨时下场。
既然我02年做不算早,08年做不算晚时,那就等我想做的时候再做唄。
而在此之前·.
“噢~我一不在你就录的这么好是吧~故意爭对我?昂?”
把周建辉送走后,筱晓便又重新钻回了隔壁的李偶菘和李伟菘的录音棚。
一进屋,她便瞧见几人正在那儿听带子。
充满快乐感的《种》让她眼前一亮,而那二流子一般的话语则让孙燕姿翻了个白眼儿。
“你这是背著我偷偷去按摩了吗?”
“嗯?”
“你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油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