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挑战少林,拍卖会正式开始!
李长生也是半步破碎虚空的实力,他说话,自然是有著足够的份量。
这时候收手,当是最好的台阶。
给李长生一个面子,扫地僧也不算丟人。
但扫地僧却“哼”了一声,那一股威压再次增加。
勉强支撑的邀月三人顿时感觉一股巨大的压力传来,脚下都后退了半步。
这就是半步破碎虚空和天人合一的差距。
虽然境界上看似只差了一步,一个位於天人合一,一个跨越天人合一却没有踏入破碎虚空境界,仅仅是半个境界。
但这半步,就是天差地別。
陈平安见扫地僧如此础咄逼人,顿时心中恼火至极,心中火气也涌了上来。
李长生原本脸色还算好看,此时也沉了脸,沉声一喝:“给我撤!”
隨著话音落地,一道天地之力爆发而出。
“嗡!”
两股力量衝撞在一起,然后消散天地之间,一道低沉若有若无的声音传开,
虽然不响亮,却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神僧,好歹也要守一些规矩吧?”李长生见扫地僧没有再出手,脸色缓和了许多。
扫地僧语气不善,说道:“不过给他们一些小小的教训罢了!”
“既然他们如此轻视我少林门人弟子性命,老訥又何须与他们讲这那些道理2
“佛理教化不了,那就得使金刚伏魔的手段。”
李长生没想到扫地僧会如此强硬,轻轻嘆了口气,低声对陈平安说道:“小友,他如此强硬,今日就不用与他硬碰硬,暂避锋芒吧!”
陈平安说道:“多谢前辈好意,晚辈年轻,难免有些气盛,今日他既然如此,那我倒想见识见识他们少林的绝学。”
说完,陈平安抬头看向扫地僧,大声说道:“老禿驴,都说天下武学出少林。”
“我倒是想要见识一下你们少林武学是否真如传闻一般。”
“改日我一定登门,一人挑战你们少林同辈。”
“看看你们到底是真有本事,还是一窝蛇鼠。”
陈平安一句话就把少林一眾僧人归类蛇鼠,甚至还扬言要挑战少林寺年轻一辈。
这是要去挑翻整个少林寺的年轻一辈啊!
周围顿时譁然。
“这个陈平安,他虽然是大宗师境界,在年轻人之中,已经属翘楚,但想要挑战整个大宋少林的年轻一辈,还是太托大了吧?”
“也不一定,毕竟他功法非凡。”
“但真正过招,不是功法厉害就行的,要看眾多因素。”
“我觉得他也太过托大了,一人挑战整个门派,光是车轮战,恐怕就能將他內劲真气给耗完。”
“虽然我也觉得他贏不了,要是能挑战十几个同辈高手,也能让少林寺顏面扫地。”
“顏面扫地?你想的太简单了,他要是去了,少林寺会让他活著离开吗?为了出一口气,把自己性命给搭上,那合算吗?”
在眾人的纷纷议论声中,扫地僧反而渐渐露出了笑容:“陈施主有如此大志,我少林自然欢迎。”
“但拳脚无眼,交手过程受点伤也属正常。”
“陈施主若是胆识过人,真敢来我寺挑战,鄙寺自然欢迎。”
扫地僧这话说得漂亮好听,但言语之中,却透著对陈平安的轻视,甚至还希望陈平安去。
陈平安一直藏在大明境內,他还不好动手,隱藏身份去暗杀陈平安,也要考虑后果。
一旦被发现,那少林寺將面临灭门之难。
即便要杀陈平安,少林寺也只会安排天人合一境的人来。
可陈平安身边有邀月、怜星,以及西门吹雪、陆小凤一眾好友,天人合一境的高手想要击杀他,並不容易!
要是陈平安真去了大宋,那就好办多了。
尤其他还要挑战少林寺的年轻高手,哪怕是用车轮战,也有机会將他生生耗死。
这样一来,谁也没办法说少林寺半句不对!
陈平安既然敢去,自然就有足够的底气,正要说话,身后却传来一个声音:“既然陈公子准备前往挑战少林寺才俊,恰好我近来也无事,准备去时,可一定要通知我。”
“我也好去瞧瞧热闹。”
陈平安回头看去,只见诸葛正我和武当张三丰走了过来。
张三丰不愧是最顶尖的高手,一身青色道袍,白髮白须,神態淡然,目光深邃却透著无尽的祥和。
好像只要看上他一眼,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平静下来。
这绝对不仅仅是武学修为达到一定境界就能有的气度,还需要一定的心境。
修佛讲一个净字,身净、心净;修道讲一个静字,身静、心静。
虽然一字之差,但追求的东西,却是天差地別。
陈平安心里其实不反感佛家,或者说,不反对那些真正的得道高僧,他厌恶的是那些虚偽的傢伙。
人在江湖,又难免不被这个世界的利益所牵扯。
无论是修佛还是修道,都很难真正走到他们经藏所言的心境。
但张三丰做到了!
“张真人!”陈平安向张三丰行了一个拱手礼。
这一礼,不是敬他武学修为,而是敬他的修心境界。
张三丰很自然的还了一礼:“陈少侠。”
诸葛正我开玩笑说道:“与张真人在一起,陈公子倒是瞧不起我这老熟人了。”
陈平安也笑著说道:“诸葛神候真会开玩笑。”
“我跟你一起去大宋少林,没问题吧?”诸葛正我说道。
诸葛正我这么执著跟著陈平安一起去,是他不想错过这次绝佳的机会。
少林寺在江湖地位极高,而且藏有七十二绝技,底蕴憨厚。
虽然大明和大宋都有少林寺,但大明少林,並没有那么受朝廷重视。
大明朝廷更倾向於道教,加上有张三丰在,佛教虽然没有被针对打压,却远不及道教滋润。
大宋相对来说,一碗水端得更平一些,歷代帝王略倾向於道教,却也未曾亏待佛教。
所以大宋那边的佛教相对来说,得到朝廷的支持更多。
两大王朝的少林寺又是一家,王朝之间又有眾多利益纠葛,这也就导致哪怕是大明少林寺也略倾向於大宋。
种种原因之下,诸葛正我自然希望少林寺最好弱一点,儘量在可控范围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