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2.2 ?林黛玉:父亲可曾.....上报朝廷?
第二卷2.2林黛玉:父亲可曾.....上报朝廷?
听到他的抱怨,四个家主对望一眼,齐齐笑了出来。
“果然没看错你!”谢鯨满意的锤他一下。
不是,你没看错什么?你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既然是自家兄弟,我也直话直说。”蒋子寧这次没有丝毫的绕圈子,“甄家有麻烦,这一点在朝廷中只有少数人知道,因为奉圣夫人还在,无论如何也要给个面子,一旦她去世,陛下定然会很快予以处置。”
“太上皇.:::.不说话吗?”谢鳞很不放心。
“那就多等几年,太上皇已经年过耄,又能再撑多久?”戚建辉也很痛快,“所以,甄家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儘可能的向陛下表忠心,这一点哪怕是太上皇也说不出话,
他和奉圣夫人是从潜邸之时就相互扶持的亲情,总不能眼睁睁看著甄家去死吧?”
安泰帝和太上皇爭夺的是权力、是地位、是主导,但都不希望因此而导致太严重的后果,除了刚开始的那两年,各种各样的“清洗”一个接一个之外,剩下的时间段都能对一些“两边站队”问题表示容忍。
主要是现在容忍,分出贏家之后的“秋后算帐”问题另说。
很遗憾,“希望”和“实际”之间必然有差別。
比如,因为他们太长时间的內斗,导致皇家威严每况愈下。
比如,现在连盐商都敢对巡盐御史下手,以前完全不可想像。
当然,谁都知道这次的活动必然有其他黑手或者后台,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势力,都等於是在和皇家硬刚,这事儿以前谁敢想?
嗯?
谢鳞突然想起来,还真有一位胆子够大,会是他们吗?再对比上元节那支突入宫中的“白莲教贼军”,现在又有林如海遇刺。
巧合吗?怎么可能会这么“巧合”?
现在这种乱七八糟的情况下,谁又敢说不是?
“林叔是陛下的人。”先不管这些,他稍微犹豫就表示同意,“这是甄家的机会!”
“以后也很难说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裘良点点头。
谢鳞沉默了。
“二弟,你不用多想,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也无妨。”看他的样子,谢鯨当即表態,“横竖我们在军中的地位已经稳固,今后少不了你的位置。”
“但你也要明白,若无意外,只要我们在一天,你永远都別指望能升到正四品实缺。”蒋子寧表情严肃的当恶人,“皇家不可能会在同一家重用两个人,当初小国公(贾代善)天纵奇才,身为长房的寧国府都只能避让。”
那时候,京营节度使就是贾代化,贾代善只在早已是空架子的五军都督府掛个閒职,
但京营大部分將领愿意听从前者的命令,其实全看后者面子。
贾代善掌控大半个京营!
这也是贾敬转向科举的根本原因一一军中没路了。
怎么办?继续紈綺下去,掛个千户虚衔当百户,耗到快退休的时候才能弄个指挥同知的虚衔,到死连点儿实际性权力都没有?
那他穿越来是为了什么?
“我今生没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同几个女人,各地方的女人接触”一一绝对不是鲁迅说的。
呵呵!
他已经太长时间的消磨,差点儿真的磨完,幸好现在来得及。
“我要一个千户实缺儿,扬州的,总不能直接亮出来金陵皇城司的身份吧?而且,这种事情必然要动手,光有虚名没有人手,下场绝对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谢鳞既然已经决定要往上爬,眼前的机会如果错过,今后很难再有,“事后必须保证我能调回来。”
“一个实缺没问题,现在的扬州卫指挥使正好是先父门下出身,我可以答应。”蒋子寧的回答非常乾脆,却没接下一个要求。
“调回来呢?”谢鳞马上追问。
“下放锻链”不是问题,基层经验嘛,能不能升迁回来另说。
“可以!”戚建辉皱了皱眉头,“我在敢勇营给你留个位置,具体操作我们四个商量著来。”
“千户?”谢鳞不太满意。
如果这次不能跨过四品实缺儿的瓶颈,以后只会更难。
“你还想怎么样?”谢鯨一瞪眼。
“你小子心挺大。”裘良皱眉犹豫片刻,“我们四个名下没有指挥同知的实缺,整个京畿地区也很难,除非你能立下大功,直接从千户升到指挥使,到时候除了十二团营不行,外面的卫所还是可以操作的。”
“反正都是没多少精兵的样子货,运作下来並非不可。”蒋子寧一点儿都没掩饰,“不只是这边如此,江南各地更严重,那边的卫所几乎都已经废弛,別说什么战力,
吃一半儿空都算好的,指望那里的人手,你还不如自己带人过去。”
“这也是我的第二个要求。”谢鳞点点头,“只要四位兄长答应將来运作就好,立功的事情我自已解决;既然江南的人手没办法依靠,我手里又没什么可用的,只能劳烦哥哥们了。”
“你特么想的真多!”裘良很无语,“咱们衙门里的情况你知道,我手里虽说有几个,太少也太明显,没法动。”
“我从亲兵百户中给你一个总旗。”谢鯨咬了咬牙。
蒋子寧和戚建辉对望一眼,都是一脸为难,明显不想割肉。
大乾王朝的军中主要承明制,各级將领除了训练手下兵马之外,都会养一支贴身的亲兵,用最好的装备、吃最好的待遇,空的大部分收入基本砸给他们,甚至还要自己贴钱,因此都不太多,是他们真正的根基所在。
类似於曾经的“教导团”或者“將校团”什么的。
三个团营总兵的理论兵力是七千多,基本会吃两千以上的空餉,再去掉户部和兵部发放粮餉的“出门要两成”,到嘴真没多少,亲兵数量一般都是两到三个百户,以此来统领三千左右的战兵。
以上就是一个团营的实际战力,剩下的人手虽然不是空,也只能养得起老弱,真到战时全是当咸鱼,或是当民夫用,再多就別想了,反正想也没用。
从这一点上看,刚刚谢鯨开口就是一个总旗,无论如何都称得上仁至义尽,指望蒋子寧和戚建辉也能给的如此大方,那还不如洗洗睡,梦里啥都有。
“两位哥哥再给我凑一个总旗如何?”所以,谢鳞只能赔笑。
“行!”戚建辉看看蒋子寧,见他点头后才勉强答应,
毫无疑问,两人都是一脸肉疼。
“多谢两位兄弟!”这次说话的是谢鯨。
有了这一百精锐亲兵,只要再凑出五百左右的青壮,配合最多两三个月的有效训练必然能拉出一支精锐千户,当初他没掌握驍勇营、还只是个千户的时候,其实就这水平。
如今某人几乎是“带著王炸开牌”,他於情於理都要开口。
“还有装备的事情。”谢鳞先起身向四个家主躬身一礼,然后才坐下继续说,“大哥,我当初给你的那些火器建议,如今都成了吧?”
“什么?”蒋子寧脸色猛变,“老谢,你搞得那些火器是鳞兄弟的建议?”
裘良和戚建辉虽然没开口,目光也都转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