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2.13 ?李紈:想不到二叔一朝得势
第二卷2.13李紈:想不到二叔一朝得势忙完家里的事情,谢鳞又泡在军中,拉著一个百户的亲兵各种训练,主要是想让他们掌握好自生火的队列应用,不求能弄到多好,至少也要有个基本的表现,再加上熟悉装备、准备开拔的物资等等,转眼又是数日过去。
幸好,这些亲兵本就是谢鯨、戚建辉和蒋子寧手下精锐,从来都是吃最好的、用最好的,三家又是世代传承的武勛,在训练方面各有手段,將这些兵丁的基础打得很好,再加上谢鳞或是直接用或是稍有调整的现代训练手段,总体效果非常不错。
等到一切进入正轨,他將训练交给赵磊和徐坤两个手下,总算可以鬆口气休息,顺便处理一些问题。
后排小院。
“见过二叔!”谢鳞刚一进院门,就看到眼前第二次见面、表情却亲切许多的李守义,心里多少有些陌生感,“不知今日.....
”3
“进来说吧!”大概是听到动静,內间的李紈主动迎出来,含笑招呼他到客厅,一桌简单的酒菜已经摆好,“二叔、青麟,你们先说话,我去看看兰儿。”
“坐吧!”李守义脸上全是止不住的笑容,刚一落座就招呼谢鳞坐下,自己忍不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原本我让人通知你的时候,事情刚有眉目,如今彻底定下来,总不至於白说。”
“额..:::二叔如此高兴,到底所为何事?”谢鳞完全傻眼。
“看我!”李守义顿了一下,有些尷尬的放下酒杯,“前天下午,我已经收到吏部正式公文,外放江南做个学政,这两天家里也都收拾的差不多,你要是今天再没空,我走之前恐怕都见不到了。”
“啊?”谢鳞真没想到这个,“恭喜二叔,学政乃是正四品的一省宣教最高..::
2
“想什么呢?”李守义无语的瞪他一眼,“我如今不过是正五品的国子监五经博士,
哪里能越两级提拔?放的是分道学政,虽说还是正五品,到底有了前程。”
相比於武將,文官的提拔更困难,除非是简在帝心的绝对才俊,一般人很难有越级提拔的机会,李守义谈不上多少能力,更没有能耐进入安泰帝视线,但分道学政哪怕级別相同,权力却大得多,再加上实职对虚职,也算不错的提拔。
大乾在官职方面主要承明制,但也有许多细节调整,比如在文宣教化方面,採取自上而下的统一外派制度,以礼部为核心,以学政为主管,直接对科考和教育工作进行管理,
权责和身份上都不受地方官府节制,称呼则统一为“学政”。
具体来说,一省学政雅称“学台”,定级和身份上仅次於巡抚和布政使,为正四品,
与分管监察的按察使平级,但地位上更高;再往下的职务不是常设,主要根据全省的教育情况,对有关工作进行划片管理,负责人称为“分道学政”。
例如,江南歷来文风鼎盛,因此在大部分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杭州、扬州、徽州、
安庆等地,都设有分道学政,负责周边一个片区的工作;但在科举非常落后的黔省、贵省等地,除了省一级的学政之外,基本上很少设置,因为没意义。
“晚辈无知!”谢鳞尷尬的端起酒杯闷掉,算是道个歉。
“不知者不罪。”李守义看起来確实心情很好,还举杯陪饮。
“不知二叔將要上任何处?”谢鳞笑著问道。
“老夫蒙圣上隆恩,月底前就任南通州学政。”李守义满面笑容说话的时候,还似模似样的向著紫禁城方向拱了拱手,“两地远隔千里,为了不耽误朝廷公务,这几日就要出发。”
“可惜了,晚辈已经得到消息,近期会外放为扬州卫千户,若不是二叔走得急,我们其实可以一起的。”谢鳞说的是实话,“虽说扬州与通州同处江南,距离却一点儿都不近,我就是想去看望,怕是也难说成行。”
“哦?”李守义表情一动,似乎想到什么,“我听说扬州巡盐御史遇刺,你这次过去定要万分小心。”
“二叔放心,晚辈省的。”谢鳞还能不知道这次的危险?
他还知道,李守义这次外放,就再也没能回来,按理说以他四十出头的年龄、看起来毫无问题的身体情况,应该不至於英年早逝才对,是不是也有什么问题?
“如此便好!”李守义仅仅点一句就没再多提,扭头看看院中才犹豫著开口,“青麟,原本你和..:..的事情实属不该,只是贾家的情况我也知道不少,事已至此,我更不想再说什么,只希望今后你们万分小心,不要惹出什么事情。”
“多谢二叔,小侄省的!”谢鳞稍一考虑,还是决定进行一些必要的提醒,因为他是李紈唯一的本家长辈,“也请二叔到江南后注意身体,南北之间相隔千里、气候相差极大,朝廷的公务要管,自己的健康也不能垮了。”
“难为青麟关心。”果然,听到他的劝说后,李守义的笑容明亮许多,“我走之后,
恐怕三两年內很难再回来,京城这边只能劳烦你多多照顾。”
“二叔放心!”青麟主动举杯闷掉。
“我听说,这些日子贾家和梅家走的很近?”李守义陪饮一杯后面露古怪。
“二叔说的可是翰林院的梅编修?”谢鳞能想起来的也就这位,“不错,这些日子他和政二叔確实来往不少,怎么了?”
“你小心些,是否提醒贾家自己决定。”李守义不屑的摇了摇头,“原本梅錚虽说没什么前途,听说以前还有问题,到底还是养望多年的当朝翰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不想他年过不惑,竟会晚节不保,与一帮商贾之辈一气。
有传闻,他这些日子做的很不像话,虽说我也知道,清流中有些默认的『规矩”,可是像他这样近乎来者不拒,短短不过月余就买下数千两的房產,又不顾之前的名声养风尘女子,怕不是一句“规矩』所能掩盖。”
“风尘女子?”谢鳞愣了一下,“我只听说他收了姑娘,难不成这么大岁数了,又开始到楼子里閒逛?”
“还是父子同游。”李守义的脸色不大好看,“存周兄虽说学识有限,却向来以读书人自居,谨守书生本分,想不到竟会与这等人为伍,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一一”谢鳞没想到梅家爷俩竟然闹的这么大。
想想也不算难以理解,这俩全都是清苦多年,混得吃肉都困难,一朝放开定然雪崩,
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底线都是一步步沦陷的,一开始他只是和贾政喝喝酒谈谈心,却被贾家的奢靡生活一步步吸引,最终走向墮落。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概就是贾珍送的两个“熟练技工”。
算了,反正某人一开始就想弄死这俩,现在他们自己作死更好。
“为人臣者,一定要谨守本分。”李守义表情严肃,“老夫也听过你之前的不少事情,但有句俗语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你既然已经改好,自该坚持下去,我原也不知你会外放,江南又是自古富庶,切不可沉迷享乐、自毁前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