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2.45 ?林黛玉:爹爹为何如此信任他?
第二卷2.45林黛玉:爹爹为何如此信任他?
神武將军府,正院前厅。
房中的气氛有些压抑。
“太上一一冯叔叔的意思呢?”良久,谢鳞压著脾气问道。
他当然是故意这么说,因为不用怀疑,这是“二圣”內斗。
安泰帝几乎是亮明態度,想在江南这块富庶的地盘上插旗立柜,甚至拉拢一向关係僵硬的甄家;太上皇又不瞎,肯定不会干看著没动作,冯唐这次就是作为代表,直接向负责案子的某人表態。
这是朝廷各方最噁心的地方。
安泰帝不能惹,太上皇就能?他俩一旦內斗,其他人怎么办?
直接站队?嫌全家活的时间太长吗?
和稀泥?配几把钥匙啊?你配吗?
谢家以及十二侯其他三家,虽说是公认的安泰帝亲信,却也从未公开表態过任何形式的站队,更不意味著太上皇那边可以不搭理,顶多是在儘可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做到两边兼顾。
唯一优势就是底蕴和兵权,只要不是太过分,就没有生命危险。
本质上说,这还是身份决定未来。
四王分驻四方,只守著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很少、也没必要掺和朝堂上的麻烦,反正谁上位都少不了拉拢他们;八公总体上偏向太上皇,十二侯是公认的安泰帝亲信,但这两家也不会笨到公开表態站队。
整个朝堂上也只有这些老牌世家可以这样,其他人不论文武哪方,除了六位阁老多少还能说句话,再往下的人都直接装傻,碰上二圣的问题能避就避,实在避不开寧可辞职,因为谁都不想死。
“谢贤侄,我们做臣子的,只需做好分內之事,管的太多容易惹出乱子。”冯唐微微一笑,“如海兄遇刺,老夫身为朝廷將领感同身受,但那家不知死的东西既然已经举族尽没,是不是不用再大动干戈?”
“冯叔叔相信这后面没有黑幕?”谢鳞立刻皱眉,“先不提背后的事情,那家小盐商別说死的,就算是他们还没死,被拉到刑场上正法,相比於堂堂巡盐御史遇刺,真的够吗?等到传遍天下的时候,民心会如何?”
这不只是他对林家的態度,还有他身为武勛的觉悟。
成年人的世界里,站队比对错重要,有时甚至屁股比脑袋重要。
杀官就是造反,这是铁律,不只是封建时代,现代社会也一样。
就像是那位“脑洞大开”的乐宗一样,查一个就死一个,查到最后连个活著的罪犯都没剩下,然后对外公示“案件结束”,再补上一句“没有黑幕”,真的有人信吗?
非要这么搞,朝廷乃至皇家的威信还要不要了?
“谢贤侄想要如何处置?”冯唐並未发火,他也算武勛,当然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先说明白,刚才那番话並非是老夫的意思。”
“小侄省的!”谢鳞表情严肃,“冯叔叔,那些个不知死的奸商背后有人,
我知道,可不论是谁,都不能坏了规矩,林叔是堂堂的朝廷命官、江南盐务的最高官员,要说他被区区一家小盐商派人刺杀、事后还没说法,小侄死都不信。
所以,这件案子必须有一个能够堵住悠悠眾口的处置,我们都明白,这不简单,如果没有所谓的『八家”垫上去,江南各方会怎么看?天下百姓会怎么想?
更何况,朝廷现在资用匱乏,若是再不想办法,迟早会惹出乱子的。”
朝廷可以穷到什么地步?
明末一年的税收也就四百万两左右,穷的崇禎帝需要穿带补丁的龙袍,还是皇后亲自动针线;与此同时,江南、准確说是秦淮河上的富人为了爭一个婊砸,
可以毫不眨眼的扔出去几千上万两。
盐商更是其中的代表,“百方家財”形容他们都是在侮辱人。
“富可敌国”不再是形容词,而是陈述句。
现在的大乾虽说没这么夸张,但已经有了苗头,因为朝廷的税收已经连续多年稳中有降,每年大致在一千万两左右,基本上年年亏空。
做个对比,满清顺治后期岁入超过三千万两,乾隆时期超过五千方两,清末过亿银元,这里面虽然有白银大量流入乃至於通货膨胀的影响,但只要看看数字就明白,大乾现在的財政问题有多严重。
谢鳞坚持要对盐商动手,一方面確实是为了“规矩”,另一方面肯定也有自己的考量,在朝廷资用如此匱乏的情况下,如果他能弄出一大笔银子交上去,功劳绝对巨大。
以他现在的身份来说,立功肯定能提升,不论十二侯四家的帮助还是皇后许诺的支持,都足以保证他的功劳不会被贪墨,面对如此大功,这么好的机会不用,脑子有问题吗?
什么?盐商委屈?开玩笑呢!
盐商不论大小,有一家算一家,哪家不该被诛九族?
“你想动八大盐商?”冯唐瞬间猛地起身,冯紫英更是惊得当场色变,“谢贤侄,我不用说太详细,这八家可是自本朝开国就传下来的,关係路子遍布天下,牵一髮而动全身,万万不可轻忽。”
“自开国传下来的?”谢鳞一脸讽刺,“冯叔叔,这八家除了排在第一第二的江、黄两家,其他哪家不是换了又换?最后一次『换届』好像就在十多年前吧?林叔叔的案子这么大,要是不能换上几家的话,朝廷在江南还说不说话了?”
“....:”冯唐表情一沉,慢慢坐在椅子上,沉思良久才抬起头,“谢贤侄有把握?”
“区区几个商贾之辈,需要什么把握?”谢鳞真没当回事,“我们是武將,
不是文官,难不成还和他们討论一番《大乾律》?这么长时间下来,相信林叔叔早已准备好足够的证据,就算差些也没什么要紧,先抄家再审问,实在不行可以先处决再討论,很难吗?”
盐商厉害吗?是挺厉害一一嗯,挺有钱的。
至於说厉害与否,那也要看和谁比。
不只是盐商,封建时代自隋唐以后,大商地位最高的几位都没什么好下场,
最后一位胡雪岩,巔峰期可是“授布政使衔(从二品)、赏穿黄马褂、官帽可带二品红色顶戴”,有几个商家能高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