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下水道专家
阿司匹林是市面上的常见抗炎药物,临床適用广泛,寺泽裕信常年都要跟这类药品打交道,连批號都记了下来。
“现在还看不出这药瓶里到底是什么成分,要回去化验才能有结果。”寺泽裕信將这一袋子药品收了起来。
“不知道这些药物,和那具尸体是否有关联。”
林田辉抬头看了看,这里距离尸体的平台差不多15米,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繫。
“任何线索都得查下去,况且製造假药也是严重的非法行为。”
不知什么时候,柳瀨大河返回了下水道,身后还跟著一位白鬍子老头。
“这位是下水道方面的专家,桐谷教授。”柳瀨大河介绍道。
桐谷教授已经七十多岁,在东京大学建筑系担任教授,东京都许多建筑设施都有他的参与设计建造,算是这个行业的权威。
这次能请到他,警视厅总部也出了不少力气。
“这里就是案发地点吗?”桐谷教授来到平台附近,看著粉笔画出的现场痕跡固定线“嗯,这个地方,就是尸体所处的位置。您能看出是从什么地方漂过来的吗?”柳瀨大河问起了关键问题。
桐谷教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沿著地下道来回走了两遍,对每个转角都进行了仔细观察。
隨后,他让自己的学生,拿出笔记本电脑。
在软体里,调出了一个3d界面,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管道网络。
“这是我们去年刚研发出的科技成果。將东京都圈的城市下水道,进行了测绘採集,
构建出了这个完整的数字模型。建立这个模型的最初目的,是通过模擬降水量,提前预测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没想到今天用在了查案上。
3
老教授嶗叻起来,就像是在讲课,在场的刑警们听不太懂,只能配合地点头。
“找到这里的位置,然后反向测算水流的运动。”
桐谷教授主要负责下命令,具体操作还是由他的学生来完成。
隨著各项参数的输入,数字模型软体,开始模擬这片区域管道的流向。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笔记本电脑的风扇狂吹,五分钟后,软体运算结束,给出了结果。
眾人凑到屏幕前,看到了红线標出的几条轨跡。
桐谷教授拖动了一下模型,说道:“大致上有三条线路,你们记录一下吧。”
林田辉等人立即拿出本子,开始记录信息。
“第一条是,从西边的高门寺,途径中野地区,来到这边。”
“第二条是,从北边的池袋,途径高田马场以及大久保街区。”
“第三条是从皇居附近的河流倒灌过来,中间经过赤坂御所和內藤町。”
听完桐谷教授的讲解,眾人的脸色变得十分无奈。
这个范围太大了,总线路长度超过了二十公里,这让他们怎么查?
柳瀨大河有些为难,如果按照这个线路查,那得查到什么时候。
桐谷教授看出了刑警们的难处,便提了个建议:“这个模型还標出了所有井盖的位置,你们可以从这个方向寻找线索。”
“井盖!”眾人立即点头。
“凶手想要拋尸,肯定要打开下水道井盖,將尸体扔进去。”柳瀨大河点了点头,觉得这个建议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