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公公心底似乎憋著一口气,见顾清莹说完,他长长吐息,端出异常洪亮的声音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顾氏一门,世代忠烈,功勋卓著,护佑国家,功不可没。顾氏之长子,镇国將军顾肇源,昔日英勇捐躯於疆场之上,朕感念其忠勇大义,特追赠顾肇源为高武侯之爵,並赐豪华府邸一座,黄金千两,以表皇恩浩荡。”
圣旨宣读至此一顿,夏公公特意含笑望向顾清莹,那眼神中带著几分敬意与温情。
“谢夫人,陛下特地嘱咐,此番旨意,由您代为高武侯接领,以示皇家对顾氏一门的深重哀荣与敬意。”
顾清莹的激动溢於言表。
哥哥战死多年,当年就已追悼过了,如今陛下竟还记得他,甚至又追封了爵位!
顾家的牺牲,陛下没有忘记!
那父亲与哥哥也是死得其所了。
她流著泪磕头谢恩,其他人皆鬆了口气。
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原来只是追封一个死人。
人都死了,赏赐的东西自然还是由顾家人保管。
只是这爵位……顾肇源死时没有子嗣,大房更是只剩谢明月一个女子,早就无人了!
这袭爵的事,恐怕还是会落到他们二房和三房的头上来。
这般一想,顾家二房和三房之间,出现了一道微妙的裂隙。
都有儿子,这爵位谁来袭?
谢长勛也鬆懈下来。
不是针对他谢家的就好。
不过这陛下突然追封顾肇源是个什么道理?
他想到了什么,额角倏然落下一滴冷汗。
没想到夏公公又拿起圣旨:“谢夫人稍安勿躁,咱家还未宣旨完毕呢。”
顾清莹愣住了。
这才发现夏公公方才未说“钦此”。
一行人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唯有谢明月满心欢喜,早已提前知道了结果。
陛下不光答应了她的请求,甚至还追封了舅舅,这样一来,尉茂以后便可以袭爵。
待到尉茂迎娶娇妻,诞下麟儿,她膝下有了血脉延续,顾家大房一脉,定能再度焕发光彩,重振往昔辉煌。
顾家香火得以延续,这份喜悦怎能不让她满心欢畅!
反观其他顾家人,面上皆显尷尬之色。
按常理,这等家族荣耀的旨意,应由家中主事之人恭敬接领,而陛下却偏偏让一位已出阁的女子前来受旨,此举意味深长,令人捉摸不透。
而被顾三老爷搀扶出来,跪在地上的冯氏此时已经快要晕过去了。
她经歷了掉进池塘,中了蛇毒,又被谢明月质问,如今跪在这里,身上的衣服还是落水前那套,腥臭不堪,被冷风一吹,更是如同冰块一样贴在身上。
恨不得把人冷晕。
就连顾顺可能袭爵这样的大喜事,也没让她暖起来。
夏公公继续道:“朕闻顾氏之嫡女,名曰清莹,与夫君谢长勛情感罅隙难弥,加之新愈重病,体弱难支,难以主持內宅事务。既心有二意,难再同舟共济,朕今做主,特赐和离之旨,愿尔等自此恩怨两清,各不相扰,勿再生嫌隙,钦此!”
顾清莹听完这旨意,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沿著脸颊上那道浅浅的疤痕缓缓滑落。
她瘦弱的身躯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软软地倒在了夏公公的脚边,宛如一株歷经风霜、饱受磨难的小草,终於得以在风雨之后,获得一丝难得的安寧与喘息。
她颤抖著身躯,用尽全身力气,深深地磕了一个头,声音中带著无尽的释然与感激。
“臣女顾清莹,谢主隆恩。”
她的昭宝儿,为她请来了这般恩典,將她拉出泥潭,救出火海。
从此以后,天高路远,她再也不必拘泥於这小小一方宅院之间了!
而顾三老爷和顾二老爷听了圣旨,眼前一黑。
和离!
谢明月为顾清莹请的旨意,竟然是赐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