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制度,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便开始延续,一直延续了上千年。而今天,这片大地上新的主宰,要对这个制度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陛下!宰相制度可是古制,不可废除啊!”
“陛下,胡惟庸只是个例,宰相本就是给皇帝分忧的,倘若废除了宰相制度,所有的国事都会压在您的身上,后患无穷啊!”
“陛下!宰相是皇上面前的一面镜子,可以匡正过失,废除不得啊!还望陛下三思啊!”
在朱元璋提出废除宰相制度之后,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进言,基本上都是持反对態度。毕竟在他们这帮人看来,从古流传至今的制度,必定有其存在的原因。当然,这也是事实。只不过自古皇权和相权便衝突不断,倘若遇到臣强主弱的时候,皇权就会被顛覆。所以朱元璋也没有开玩笑,他这次是下定决心废除宰相制度。
“不废除宰相制度!让咱再立个宰相?立个宰相干什么?再学胡惟庸,欺上瞒下,结党营私,意图谋反吗!”朱元璋洪亮的声音穿透了整个大殿,刚才还纷纷进言的大臣们,此时竟无一人敢吭声,都怕惹急了朱元璋落得个杀身之祸。
坦白说,废除宰相制度这件事,本身就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解决宰相权力过大,与皇权发生衝突的事情。另一方面嘛,就像那些大臣说的那般,废除了宰相制度,所有的国事都会压到皇上的肩头上。像朱元璋这般的马上天子,精力旺盛可能並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他的后世儿孙们哪一个也没有他这般过人的精力,自然是吃不消的。而且就算废除了宰相制度,这个职位真的就销声匿跡了吗?后世的许多职位不是宰相却胜似宰相,只能说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时,一个人突然出现在了奉天殿门口,衝著文武百官和朱元璋大声喊道。
“不就是一个宰相的职位嘛!废除了就废除了唄!有什么大不了的?”
眾人循声望去,看到了身穿太子常服的朱標正擦著额头上的汗,走了进来。
看到好大儿站在自己这边,朱元璋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既然太子都这样说了,那朕觉得废除宰相制度便已经不需要商议了!”
朱標从太监手中接过一杯茶,一饮而尽。
“但是嘛,我觉得那几位大臣说得也有点道理。天下事何其之多。就算经过三省六部,诸部门的匯总,最后交到皇上那里也是极为庞大的量。这样岂不是把皇上累著了?我是太子,自然要心疼父皇的身体了。”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心中暗道:你这小子,到底是站在哪边的?
朱標擦了擦汗,隨即开口。
“依儿臣愚见,不如將宰相的权力分散下去,成立一个专属的部门,然后將朝政和要紧的事提炼匯总,交给皇上批覆。这样拍板定论的还是父皇,但是臣子们不也是尽了一份力嘛!”
朱元璋听了朱標的话皱了皱眉头,直接说道。
“那如果这个部门中的大臣互相勾结,互相包庇隱瞒又如何?之前的中书省最后不也成了胡惟庸的一言堂了么?结党营私,欺上瞒下,还不是一样?”
朱標微微一笑,“那您就挑一些官位不高却有能力的新人唄,而且这个机构的人不会获得实权,只有处理政务的权力,没有拍板决定的权力,倘若发现有互相勾结,和朝中其他人结党营私,您大可以自行处置。不过我倒觉得,这只是给您找了一帮助手嘛,在您眼皮子底下,应该没有人敢再犯上作乱吧!”
朱標说这些话的时候,扫了一眼眾大臣,自然有警告的含义,朱元璋何其聪明,自然能理会朱標的言外之意。
“那太子认为,这个机构该赐个什么名字呢?”
朱標微微一笑,一字一顿的说道。
“上书房如何?”
“那便照太子说的办吧!至於上书房的人员选取,朕还要再考虑考虑,今天的早朝就先到这里吧,下朝!”
眾大臣带著各自的心思离开了奉天殿,最后只剩下了朱元璋和朱標两父子。朱元璋看著儿子终於露出了笑容,这段时间,他確实很少笑。
“你这臭小子,倒確实给咱出了个好主意,这上书房的模式咱还確实没想过,不过咱就担心,万一这帮傢伙,就算没有实权,还是有欺上瞒下,互相勾结咋办?毕竟能参与这些政事的人,在外面可都是香餑餑!咱怕到时候还是掌控不了,不放心啊!”
朱標笑了笑,“您真的是多虑了,里面弄两帮不是很合群的人,搞个权力平衡,互相牵制不就得了。而且以您的手段,在里面安插些臥底眼线,那什么事还能瞒得过您啊!这样一来活也有人干,还不怕犯上作乱,多好!”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这臭小子確实每次都能给他惊喜,尤其是在朝政和体制方面,朱標提出的绝对是先进又一针见血的。为他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生子当如是也!
“你这小子不是一直都在刑部审案么,怎么这次捨得回来上朝了?”
朱標嘆了口气。
“其实也不是很捨得,我如果离开刑部,没有了我的监督,还不知道要多死多少人,但是这废除宰相制度的事情太大了,我不得不来啊!”
朱元璋面露不快,“什么叫多死多少人?標儿啊,你就是太仁慈了,这帮傢伙都是该死的人,你就不要妇人之仁了,还不如让咱把他们一刀砍了方便!”
朱標摊了摊手,“那几万人哎,总有无辜的吧,我只是儘可能的,希望不要出现冤假错案。”
“得了,咱也不想跟你吵,话说你回东宫没有?这你可是又要当爹了!”
朱標,“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