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公见永和帝如今才想起长公主了,內心难免兔死狐悲。
但面上却没有丝毫表露,连忙双手將收到的密信递给永和帝:“奴婢刚看到公主遇到刺杀就跑来回稟皇上了,还没来得及细看。”
永和帝眸中闪过抹隱晦的光,拿过密信扫了一眼后脸上震怒。
“去太医院找刘院使,让他即可前往华阴县县衙为长公主医治,务必让长公主安然无恙。”
高公公看著永和帝著急的神態,心头一紧,面上没敢露出丝毫神情。
刘公公刚刚哪一出足以让他吸收教训了,皇上如今最忌讳身边人与其他人走得近,他以后明面上也得跟长公主保持些距离才好。
高公公躬身朝外退去,永和帝突然道:“朕记得你与长公主关係不错怎么丝毫不关心?”
高公公身子一顿,错愕道:“奴婢自然是关心的,只是皇上与长公主才是最亲近的人,长公主有皇上关心已经足够,奴婢是皇上的奴婢,皇上交代的事情最重要。”
永和帝听著高公公的话挑了挑眉,摆手道:“赶紧去。”
说著他突然一顿,脸上闪过抹犹豫,高公公待在原地等著永和帝的吩咐。
永和帝突然嘆了口气:“算了你赶紧去。”
高公公虽然疑惑永和帝想到了什么,但识趣地没有多问,等高公公离开后永和帝又过了一会儿让人备轿前往后宫。
寿康宫。
沈清顏刚刚到达,正要进去就见景姑姑从殿內出来道:“贵妃娘娘,太后这几日身子不適,此时正在休息。”
沈清顏没想到这个时候太后竟然会不见她,她面上著急朝殿內走去道:“姑母生病了可有请太医,这个时候本宫得陪在她身边。”
景姑姑没想到沈清顏竟然会强闯,反应极快挡在沈清顏面前。
沈清顏愤怒看向景姑姑,警告道:“景姑姑是要拦著本宫?”
景姑姑面无表情道:“贵妃娘娘,太后娘娘如今谁也不想见。”
“本宫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姑母,让开。”沈清顏怒喝,同时朝身后的宫女使眼色。
宫女们一愣,面面相覷最后在沈清顏凌厉的眸光下硬著头皮上前拉住景姑姑。
沈清顏看著几人的反应心里窝火,对洛洄笙恨得更甚。
不过想到洛洄笙如今的下场她脸上闪过抹喜意,好在那贱人已经死了。
沈清顏迫不及待想跟太后分享这个消息,在景姑姑被拉住后就往进闯去。
寿康宫殿內,太后看著闯进来的沈清顏,神色沉了沉,重重將手中茶杯放在桌上看向沈清顏。
沈清顏看到太后冷硬的样子脚步顿了顿,但终究是心中的喜悦占了上风,朝殿內宫女挥手道:“都下去。”
殿內宫女未动,常姑姑更是一脸为难看向太后,太后注意到神色越发阴沉。
只是在看清沈清顏的激动后还是挥了挥手,常姑姑心里暗暗失望带领著宫女们离开。
等殿门关闭后沈清顏迫不及待走到太后面前压低声音:“姑母,有消息传进来了。”
太后薄唇紧抿,瑞凤眼低垂没有说话。
沈清顏这时才发现太后的异常,她抿了抿唇有些不自在道:“母后计划成功了难道不高兴吗?”
“你觉得本宫该高兴?”太后抬眸看向沈清顏,眸中满是陌生。
太后以往觉得沈清顏懂事识趣又贴心,如今却觉得是自己看走眼了。
究竟是什么会让她觉得自己在动手除掉亲生骨肉后,会高兴。
沈清顏对上太后冰冷的眸光原本发热的头脑瞬间清醒,她內心有些错愕,以往也不见太后对洛洄笙如此上心。
怎么如今又这个样子。
如果真这么伤心为什么还要对洛洄笙动手。
沈清顏心里觉得太后如今有些假惺惺的,但她这次聪明了,面上没有表露出分毫。
她小心翼翼走到太后身边依偎在太后脚下道:“是我没有考虑周全,忘了姑母的感受,姑母以后还有我,我就是姑母的女儿,我会一直陪在姑母身边的。”
沈清顏声音轻柔软糯,听起来无害至极,太后面色忍不住缓和了一些。
沈清顏感到太后周身气息没有那么冰冷,刚要继续,殿外突然传来景姑姑等人问候的声音。
紧接著殿门被叩响,景姑姑脚步匆匆走进殿看著太后道:“娘娘,皇上来了。”
太后跟沈清顏齐齐一愣,这时永和帝已经走了进来,看到两人亲昵的样子愣了愣。
母后对沈清顏这个侄女倒是比对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要好。
想到生死未知的洛洄笙,永和帝心里有些酸涩。
太后注意到永和帝的眸光不动声色坐直身子,看向沈清顏道:“多大了还撒娇还不起来。”
沈清顏害羞看了眼永和帝,但发现永和帝魂不守舍並没有看她。
沈清顏眼里闪过抹失望,永和帝不知出於什么心思没有寒暄直接道:“母后,皇姐出事了。”
太后一愣,反倒是沈清顏“哎呦”一声。
沈清顏本来由景姑姑扶著起身,但景姑姑听到洛洄笙出事消息一愣就是鬆了手。
沈清顏没想到她会突然鬆手整个人朝前爬在地上。
永和帝皱看著沈清顏没有一丝形象的样子眉心微皱,脸上闪过抹不悦。
沈清顏注意到永和帝的变化,暗暗瞪了眼景姑姑。
自己站起身走到永和帝面前抓住永和帝紧张道:“皇姐出什么事了?”
永和帝见她脸上满是关切,以为她摔倒是因为听到消息震惊,神色缓和了下。
沈清顏见此面上焦急更深:“皇上,你可快说啊!”
太后此时也回过神,对上永和帝打量的眸光,她神色疑惑道:“她不是去皇陵祭拜先帝了,能出什么事?”
“皇姐遇到了刺杀。”永和帝眸光紧紧盯著太后。
太后豁然起身,脸上闪过抹怒意:“光天化日下何人如此大胆。”
永和帝看著太后的样子心里舒服了一些,太后注意到他神色缓和眸光闪了闪。
她一手带大的儿子哪里不了解他,若是她还装作毫不在乎,永和帝心里定会有一个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