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天蓬真君,天猷真君隨侍玉帝左右,自灵霄宝殿转出鑾舆,玉帝命眾仙修復天庭狼藉,另设宴会,请眾仙一同赴会,与如来奉谢。
又命雷部诸將前去请来三清四御,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天王哪吒等等眾仙前来赴宴。
眾仙纷纷捧著奇异果,明珠珍宝,向如来拜谢,又请如来为此筵会作一会名。
如来道:“那妖猴自恃道力,搅乱天宫,今妖魔已除,天宫安寧,就作个『安天大会』如何?”
眾仙皆称善。
时又有王母引著一眾仙子仙娥,向佛前施礼,献上数颗大个仙桃。
寿星献上紫芝瑶草,碧藕金丹。
赤脚大仙献上交梨,火枣。
如来命阿难迦叶二尊者一一收下眾仙馈赠之物,再与眾仙谢过,各自酩酊,方才谢宴。
返回西天灵山之前,如来座下阿难迦叶二尊者至陈玄面前合掌道:“我佛有请陈小天君上前一敘。”
陈玄微微一愣,与一旁的真武拜別道:“师父稍待,弟子去去就来。”
真武微微頷首:“你自去便是。”
来到如来的莲宝座前。
如来屈指一弹,一个物件出现在陈玄面前。
“玄鉴可曾记得此物?”
陈玄定睛看去,那一根名为“方寸毫毛”的毛笔,正是当年他和悟空在方寸山修行之时,取了黄毛貂鼠尾巴上毫毛所製成。
他取出自己的“灵台三昧”,与佛祖说道:“自是记得。”
灵台,方寸。
佛祖抬手指向那名为“方寸毫毛”的狼毫,说道:“这一支笔,自离了方寸山之后,仗势欺人,强销死籍,又在老僧掌中留下顽劣之语,与你那支笔却是相反。”
方寸毫毛,浑身已经浸染了悟空的狂妄自负。
陈玄回忆起这只笔,自离了方寸山,先在北地书写符籙,助陈玄降妖除魔,后隨他飞升天界,在启明殿游奕司批覆公文。
灵台三昧,却愈发具备了陈玄如今的成熟稳重,功德加身。
佛祖將方寸毫毛递给陈玄:“这支笔,你且收好,来日或有机会,復还给那改邪归正的猴儿。”
陈玄小心收好,对须菩提和佛祖的过往心有好奇,却又不好多问。
佛祖说道:“解空者,自空而来,復返空去,留下悟空,乃是教悟空,也教世人悟得『空』之一字其中真諦,然则如今遍观三界四洲,皆是爭名夺利之辈,便是將佛法传下,亦无人领会其中精妙之处,更遑论悟道修行,开闢合道之路,拓宽三千大道,诞生无量功德。”
须菩提认为,时来天地皆同力,莫管佛门,道门,乃至人间,一旦时机已至,皆会冥冥之中助力这条合道之路的开闢。
简单来说,就是世道是会自行变好的,三界秩序也会逐渐趋於稳定,最终达到一个稳中向好的状態。
佛祖则认为,佛门,道门,人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若想开闢合道之路,首先要解决三者之间的矛盾根源。
而三者之间的矛盾根源是不可调和的,因此菩提窥见的合道之路,几乎不可能实现,世道只会越来越差,以至於最终三界秩序趋於紊乱,一切归於劫灭,就像是凡间王朝覆灭,天庭眾仙,灵山诸佛,也有覆灭的一天。
如今看来,悟空大闹天庭,反而从侧面佐证了佛祖的观点。
师徒二人的出发点不同,但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三界秩序的稳定,因此佛祖会对陈玄这位天生契合菩提合道之路的人选青睞有加。
陈玄默默记下佛祖所言。
佛祖返回灵山之前,与陈玄说道:“我那二弟子已被贬下凡间,你若有閒暇,可为其护道一程,以此砥礪自身佛法修行。”
说罢,佛祖自与二尊者返回西天灵山。
陈玄目送佛祖远去,自返回师父真武身边道:“师父,我如今已经修成双聚顶,只差最后的金,便是地仙圆满,长生不死之境了。”
真武微微点头,隨后问道:“何时调回真武殿来?”
王灵官如今成了佑圣真君佐使,都天纠察大灵官,真武殿佑圣真君麾下,还差一位佑使空悬,对应的职位是都天游奕大灵官。
日后升任真武殿副殿主,便能算作六天游奕使,玄鉴广法天君,自然也该改称玄鉴广法真君了。
陈玄还未作答,一旁早闪出太白金星,从袖子里拿出一卷文书塞给陈玄道:“小老儿方才奏明玉帝,即刻擢升你为仙吏司正使,兼领二司,玄鉴你可想好了,启明殿三司,你一人便兼领二司,这下一步……”
真武笑言道:“长庚星的启明殿,还不至於找不出两个佐吏仙官吧?”
若是升任了启明殿副殿主,一时半会儿可就调不回真武殿了。
陈玄的大道在动不在静。
太白金星急忙道:“玄鉴若留在启明殿,老夫保管他升任副殿主之前,便能修成金,成就三聚顶!”
陈玄一听这话,心知太白金星为了留住他,確实是下了血本。
真武对陈玄说道:“长庚星既有此言,你便在启明殿修成三聚顶,再返回真武殿不迟。”
太白金星一愣。
启明殿將陈玄培养到三聚顶,再放他回去真武殿?
只见这师徒俩相视一笑,师父眼里透露出一丝狡猾,弟子眼中亦有几分狡黠。
陈玄上前一脸正经地对太白金星说道:“若是没有老金星当年邀我到启明殿担任佐吏仙官,我现在还在人间晃荡呢,当然做个注世地仙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成为启明殿的注籙仙官对我来说更加海阔天空嘛!”
太白金星笑骂道:“你这小狐狸崽子,离开启明殿之前,给老汉带出一个游奕司正使,一个仙吏司正使,两位接替你的仙官若能有你一半机灵,便准你调回真武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