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鉴宝
许墨的鑑定结论,让第一个古董店老板脸色特別难看。他看看许墨那张年轻的脸,又看看微微点头的风殷,不由不服气的说道:“风总,这位许先生的鑑定也只是他的一面之词。对於这方砚台,我也找了好几位內行高手做过鑑定,是清朝流传下来的绝对没有问题。”
风殷抬头看他一眼笑道:“你可知这位许先生是何来歷?”
这么年轻的鑑定师,在京城圈子里没听说过有这號人啊。可风殷既然这么问了,那就代表他很有来头。
许墨朝风殷摆摆手:“这位老板说的也对,也仅仅是我的片面之词,你可以做个参考,具体怎么抉择还是要慎重点。”
“好,我知道了。”
风殷知道许墨不想让他古董店老板太难堪,这么一来即使风殷不买,也不会影响人家转手给其他的买家。
第二个古董店老板上前,將手中的方盒放在茶几上,打开后里面有一锭墨。
这位老板学乖了,什么都没说,只是做了个请的手势。
许墨只是笑笑,从木盒中拿起那锭墨。这锭墨是正宗的徽墨,一面浮雕竹林山石,另外一面则有阴刻印章,四字正楷体竖排:曹素功制。
他双目凝视一看,这锭徽墨果然凝聚出两层光罩,和他的判断是一致的。
“这锭墨你出什么价?”
许墨將墨锭放回木盒中后问道。
风殷一听眼神都亮了几分,墨锭老板也微微惊讶的打量著许墨,心里也在猜测他到底什么来歷。
“三十万。”
“许墨,你怎么看?”风殷把选择权交给他。
许墨笑了笑说道:“这是清朝流传下来的正宗徽墨,制墨人是清代著名的四大制墨名家之一,叫曹素功。这个人原名叫曹圣臣,在清朝,他的名字犯忌讳,
又是圣,又是臣的,后来就改名了。”
“此人是徽州人土,早年致力於科举仕途,可惜屡试不中,后来就转行千起制墨。没想到他还真干出了名堂,他製作出来的墨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香气著称,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誉。”
许墨停顿下说道:“曹素功的墨放到如今,开价三十万虽然偏高一点,但也是物有所值。就算自己留著也值得收藏的。风殷,你如果不入手,我就买下了。”
“別呀,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种墨锭,你可不能跟我抢。”风殷忙对那个老板笑道,“陈总,这个曹素功的墨我要了。”
“谢谢风殷,墨我就留下了。”
姓陈的老总连声道谢,目光不经意的扫了下许墨,对他也有点感激。本来他都想过要被砍上几刀了,结果许墨一句话,风殷都不需要考虑直接买下。
第三个古董店老板带来的是一支笔,青瓷毛笔,笔桿身上绘的是云龙纹,
有篆体字款识『大清嘉庆年制”。从青的釉色,胎体,篆款来看,是清朝官窑烧制的。只是笔头是后配上去的,但这和瓷器中的老底新瓷概念又不同。
老底新瓷是將两个部分连接到一起,不分彼此。但毛笔的笔头和笔桿本就是两个不同部分镶嵌到一起的,所以笔头可以隨意的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