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完一嗓子后,就不再多言,静静地等待在门外,顺便瞧了眼万寿道场门前左右各一对的铜香炉、辟邪伏魔石狮子。
龙虎山天师府果然財大气粗,给道场看门的物事,赫然也是开了光的通灵法器,又时常受到信者供养而有了香火愿力,寻常邪崇根本进不得身。铜香炉散发的畏畏青烟不仅可祛邪除秽,亦可振奋人的精神,其中每一烂香火都是指头粗细的大香,用银否木为香骨,上等沉香粉为粘结,紫檀为香棒,如此製作而成,价值不菲。
未过多久,万寿道场內就匆匆走出一位身著青色法袍、职衔至少在五品以上的通法篆官,对著陈阳拱手施礼:
“正一派王成涛见过搬山派陈道友,请隨我来。”
陈阳点点头,在对方接待下,大踏步地跨过高门槛,往万寿道场內走去。
王成涛將拂尘一甩,回头恼怒地瞪了守门的两名火工道人一眼,隨即赔著笑快步上前为陈阳带路。
能够身穿青色法袍的,都是被授予了《太上正一盟威经篆》的通法道人,通晓正一诸经,可称是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的中坚力量,故而这王成涛被派来迎接陈阳,也算是从侧面表现出了天师府对陈阳的看重。
其实也不怪两个守门的火工道人狗眼看人低,陈阳此人略有些怪癖,不喜欢在別人面前展现修为,更时常压抑法力,如此不显山不露水,难免被无知之辈轻视。
而为陈阳带路的王成涛,行走坐臥之间都有灵气流动周转,显示出有道之人的种种妙相,可谓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个授道人。
万寿道场为前宋道君皇帝时所建,按照西京崇福宫为蓝本,正殿亦名为高明殿,琉璃为瓦,绣金惟里,真君塑像端坐中央,坐像头部为黄铜铸成,重五百斤,十二真人分列两旁,吴猛、郭璞之像立於坛前。
陈阳暗自感应,每一座神像都是通灵之物,內寄神妙法力,若是在这动起手来,诸神显灵合力,自己必然討不了好。一处道场尚且有如此底蕴,不知天师府又是如何气象?
將陈阳引入殿內后,王成涛便匆匆离去,仅留下陈阳与殿內一名身著黄色法袍、腰间繫著个玉葫芦的背影。
陈阳晓得黄袍唯有天师真人及其世家张姓弟子所穿,像张成松虽然也是天师一族,却是远支,亦无缘得著此黄袍。
“—不是玉麟道友要见我么?敢问道友是?”
拱手询问,陈阳有些疑惑地看著面前黄袍背影。
只见其一头青丝也不挽起、如瀑一般地披散於身后,虽然显得瀟洒,未免有些狂放,身形略显娇小,竟是位坤修同道。
“从周是我弟弟,他已经先回龙虎山了,我道號玉琪,目前主持这万寿道场,你要交给他的东西,便由我代为收下。”
声音清脆之余,暗藏一丝沙哑,黄袍坤修转过身,露出不施粉黛的素雅面容,只於眉心处点有一颗硃砂,清纯脱俗,很是感兴趣地看向陈阳:
“你就是倒斗掘坟的搬山派现任掌门,前几日在城中修炼法力的也是你吧?
r
陈阳有些顾忌殿內神像之威,又因张从周的离去而生了些疑虑,便保持著较远距离,淡定回答:
“確是在下,此来正是为了履行伏虎岗上约定,將约定好的《赶尸派道术摘要》与《天吴真形图》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