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念头一转,挥毫写下一列大字一一“太上摄神伏魔镇岳真君秘篆”,简称“镇岳篆”。
“名字好像长了些?没关係,名字长才有气势,而且名头一定要响亮,绝不能低调。
道门诸派的法术向来都是如此,名头不响,怎么高其他派別一头?
臂如那《太上玄天真武无上將军篆》便是类似道理,听上去极其响亮,此法篆之能却实际是消灾解厄、请神护佑·—.
陈阳对取的名字很是满意,按照法格式,接下来便是授者拜受法之请,需包含有生辰籍贯等文字,便先空去。
剩下的,便是奉请此法之神,也便是袖中青龙的四六文,用於恭维其神威感应,已有成法。
“伏以,圣威不武,感而遂通;道化难諶,叩之必应某无任恳祷之至,
谨词。”
然后便是授下此篆之人的名讳,以龙虎山天师府举例,照其规矩,一般有祖师、玄师、真师,也即是法所属门派的前三代祖师;然后便是经师、籍师、度师,乃是当代关师与前两代天师。
搬山派祖师的姓名如今已不可考,陈阳虽知道师父与师祖的名讳,只是不大好听,总不能將袁猴子写上去吧?
考虑到此法毕竟是他自己首创,於是乾脆只留下自己大名。
灵感源源不断,法写得也就极其顺畅,接下来便是绘製搬山符样,神灵真形。
搬山符已经写了无数次,早已驾轻就熟。
至於神灵真形,陈阳则乾脆放出袖中青龙,令其盘旋於自身面前,以重瞳法眼观其神躯奥妙,挥笔以龙篆一笔一划地勾勒其神妙。
只见图中一条以云彩点缀身躯的神龙,盘旋缠绕於崇山峻岭之间,山岳於其爪下仿佛微小石块,直能撬天动地!
此真形图一经绘製,立即便有灵机感应,袖中青龙大方地將一点神力度入其中,作为请动並借用自己神力的凭证。
作为代价,佩戴此符之人便要供奉袖中青龙。
若是被授予法之人过多,神力分润下,搬山术的效用便会打折扣。
最后,便是配套使用搬山符所行之咒,陈阳思考片刻,写下了“摄鬼神咒“煞鬼神咒”、“净天地神咒”——““
至此,一张格式完整,只欠授篆之人资料的法篆已经完成,铺开后几近占满整张桌面,需摺叠几次方能收起。
法篆已成,灵光流转令整间屋子仿佛灿灿生辉,其上更有神力加持保护。
相较一般纸张坚韧许多,若再於法坛之上供养几天,几可做到水火不侵、刀枪不坏。
“真是玄妙法篆。”
陈阳望著新鲜出炉的镇岳篆,自吹自擂:“如此一张法篆再加上重瞳秘术,
换取作为万法之首的雷法,想必是绰绰有余也罢,我便算是开业酬宾大甩卖,赔点小本赚吆喝。”
龙鬚笔本身为上等法器,下笔有如神助,让陈阳那一手略显朴拙的字跡亦变得瀟洒写意,以其所绘符篆之玄妙,更胜狼毫许多。
“赤龙真君这笔还真不错——-像我这种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文化人,正该以此为法宝。”
天色已晚,此刻不好再去万寿道场打扰陈阳將《镇岳篆》与《重瞳秘术》放好,做了晚课后便休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