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游侠借剑,结伴出发
“齐仙盟又有两名通法前来,但是铁头陀、王夜叉已死,所以还是只有三名通法在此。”
鲁矩思索道,“可见此地颇受重视,我虽能看出这里是一处上古时代链气士的遗泽,却不知其主到底是何人·他们是不是从哪里收到了些风声?”
陈阳看向苗月儿,后者则思索了片刻,道:“很有可能,虽然不知具体是从何处来,但齐仙盟中的確有特殊消息来源,此人自称百晓生,所居之处不明,卖消息的价格也著实不菲。”
即便是名门大派,通法者的数量亦不会多,一次派出的人里头,至多也就两、三名通法者带队,才是此世宗门常態。
诚如苗月儿先前所说,齐仙盟本身並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门,而是江湖上鬱郁不得志、没有家业之辈的散修互助之地,其中甚至有名门正派的弟子暗中参与,在利益面前或许能暂时纠结到一处,但若是遇到祸事,大多便成鸟兽散,
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所以不能將其视作铁板一块的独立势力。
此刻苗月儿虽然没退出齐仙盟,但已算是与陈阳绑在了一起,自然不会蠢到吃里扒外。
对於这新近冒出来、不知由谁组建的散修盟会,她算是最为了解之人,所以也没有隱瞒身份,大方地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尽数告知给墨家眾人。
孟横秋归队后,鲁矩与陈阳约定的人手,总算是到得齐全。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孟横秋经先前一役,受了不轻的伤,眾人便又等了两天,直至其伤势稍缓,这才准备著手进山事宜。
虽然伤势勉强癒合后已不影响行走,但孟横秋一身手段不知能发挥几儿成,且身上的血腥气亦容易引来洞天內阴邪之物的窥伺。
再三考虑,並与眾人斟酌过后,鲁矩决定还是让孟横秋在营地之中留守,也方便照应没有通法、只会一些寻常护身手段的门人,同时亦可以在外接应。
“既然无法与各位同往,便让此剑为各位所用吧。”
浑身缠了多处绷带的孟横秋也不废话,只將所佩青铜剑取下,却並没有交给鲁矩,而是递到陈阳面前,豪迈地笑著道:
“这把剑便借予道兄防身,此去葫芦洞天,若能以此斩下那妖女头颅,也算是了却我心头之恨,亦是告慰那些无辜死於其手的山民在天之灵。”
孟横秋在墨家眾人里,虽然与陈阳认识得晚,也算是投缘。其身为游侠剑客的眼光,敏锐地看出陈阳才是最適合执剑之人,便拋开门户之见,爽快地將佩剑借出。
“好。”
陈阳大方地將青铜剑接过,见其剑身古朴、锋锐异常,正面刻有“兴利”、
背面刻有“除害”,俱是以大篆写就,心下便知这是墨家游侠按照古法打造之义剑,號称只为行侠仗义、眾生之利而出,不为个人所动。
一经入手,便散发出道道令人警醒的微冷寒意,显然有著不凡灵性。
孟横秋借剑,並非是借了个空壳,更让剑中之灵暂时听命於陈阳。
陈阳敏锐地察觉到对方埋伏了一手於此剑中,便闻弦歌而知雅意,笑道:“此去葫芦洞天,定不会让孟兄失望。”
“哈哈如此便好!”孟横秋双手抱拳,横在胸口:“孟某便在此等待矩子与道兄的好消息了。”
陈阳的到访並没有遮遮掩掩,而其余各家也有明察暗访的手段,几天的时间定以令他们了解到墨家请来了帮手。
虽然在此盘桓了许久,但墨家先前只在为剪除危害百姓之辈、约束旁门散修,並未表现出进入葫芦洞天的想法。
如今忽然有了大动作,自然引得眾人好奇,纷纷派出人手明察暗访,远远地观望起来。
最先出现在附近的,是百谷的鹿夫子。
百谷与五毒教,都是滇南之地的宗门丁,二者多有仇怨,如水火不相容。
鹿夫子之得名,乃是因其坐骑为一头通灵白鹿,本人也是个衣冠飘瓢的文人雅士,頜下留有三缕长须,医术精湛、擅长配药解毒之法,手上常拿一卷《诗经》,虽並非儒家门人,但喜好文约约地吟诵诗歌。
此人拋下一眾隨从孤身前来,並没有上前拜会墨家眾人,只远远地看书,一言不发。
“百谷门人大多性格孤僻,不过鹿夫子的为人处世还算正派,若是遇到中毒受伤之人也会尽力施救,我们用不著太过提防。”鲁矩介绍道,“倒是那青蛇婆婆是他的死对头,如今不知道躲藏在哪里——-她也是苗女打扮,年纪挺大、身材瘦小,手上拿著根蛇杖,很是擅长毒蛊之术。
d
听到这话,陈阳看向背著掘子申的苗月儿,“这么说来,这位婆婆似乎颇能指点你两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