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旱魃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楚王知晓自己在这只能拖后腿,简单交代几句后便脚底抹油迅速地沿看原路退回上一层。
“这没用的傢伙总算走了。”苗月儿撇了撇嘴,嫌弃地看了一眼楚王离去的背影,“就他这两下手段,也好意思跟著下来,纯粹是个累赘·—若是我们有心搜刮一番,
他还能拦得住不成?”
“姑娘此言差矣。”广济和尚摆了摆手,维护著友人的顏面:“我与他相交多年,深知他的脾性,王爷並非是不放心道长进入这地宫,只不过是想要跟著看看热闹,长些见识罢了。”
陈阳对此倒无所谓,转而將注意力尽数集中在眼前的黄龙殿,寻找著旱的踪跡。
怪不得地面上那株神树如此紧张,想尽办法托自己下来查探,那树精婆婆多半也是有所预料。
若是旱魅出世,驻守官兵与附近百姓可以想办法逃荒,扎根在此的树木就只有枯死的下场。这能引来旱灾的粽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草树木成精的克星。
以重瞳法眼的目力,周围灵气走势与外表细节无一处疏漏,却难以透过黄沙去观察被其覆盖於下方的事物,这些沙尘是夯实的金刚土腐朽而成,颗粒大而坚固,踩在脚下的感觉不似沙土,反像是无数细小的钢珠。
那些只留下残骸的事物,依稀可以辨认出是些玉石座子、青云龙瓷瓶、琉璃五供之类的器具,做工很是精巧。
只不过,这玩意虽然值钱却难以出手,若不想被官府通缉追杀,就只有將这等器物深埋於地下百八十年,交予后人处置。数年前,陈阳就曾跟著其师袁公起出过太师父留下的器血,乃是品相极好的釉里红地百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壶两面均刻龙纹、灵芝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折枝纹,纹以外釉里红填地。
记得当时为了儘快出手,便在市面上以极低价格將其卖出,谁曾想还是惹来了六扇门的捕快,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將其摆脱。那些过往的记忆,仿佛还是昨日,可眼下对陈阳而言,这些金银器血已经沦为了无用的阿堵物。
一脚將描绘有四爪龙纹的瓷瓶碎片踩在底下,陈阳寻觅到这大殿之中阴邪之气最为浓烈的所在,双掌合十后往前推出,施展出两仪龙虎神雷,耀眼而夺目的雷光如同水银泻地,眨眼间便把七、八丈开外的地面轰出了深达数尺的巨坑。
“南无喝囉恆那,哆囉夜耶——”
广济和尚知晓陈阳那重瞳般的法术神通极为不凡,可看出周围灵气间的异样,便敏锐地紧握著佛珠,跟著陈阳的雷法念诵咒文,將法力引导至雷击之处。
他口中所念正是佛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也即俗称的《大悲咒》,出自伽梵达摩所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而陀罗尼的含义,便是能持、能遮,也即守护戒心遮止恶念的长咒。与道门符法、丹道、剑术相对,佛门常用手段则是真言、手印及各神通。
广济和尚与陈阳相识並没有多久,且陈某人向来对於僧人和尚有些看法,但这没有言语沟通的初次合作,两人配合得却十分默契。
夹杂著慈悲之意的法力以咒言形式落下,令陈阳眼中那散发著道道邪气的意念凭空消散不少。
苗月儿的蛊虫此刻尚未蜕变完成,无法使用,但在青塘转了一圈后,她也掌握了新手段。
先前没有机会使用,眼下却再不需要吝嗇,素手一挥,拋出去一对银色的小铃鐺,用细绳系在一处,打著旋儿朝前疾飞,发出阵叮叮噹噹的清脆声响。
“师兄,闭眼!”
听苗月儿这样说,陈阳从善如流地將眼睛闭上。
陈阳向来是个擅使暗器法术的人物,拳脚功夫也算不错,但对他而言,能远程將对手解决便绝不会上前近战。苗月儿如今认了他做便宜师兄,將自身抵给了搬山派,就有样学样地学习陈阳,为弥补自身除却蛊虫、幻术、迷香之外,硬实力不足的缺陷,制出了这摄魂铃。
一对银铃本身並不稀奇,重要的是放在其內部的事物,正伴隨著掷出而发出越来越刺耳的尖锐音调,最后轰然破裂,进发出巨响与闪光,震得周边尘土飞扬。即便已將將手掌挡在了眼前,陈阳也明显感觉到了那阵刺眼光芒的闪耀,耳旁也传来轻微的蜂鸣声。
他暗道一声好傢伙,这哪里是铃鐺,已几乎与震撼弹差不了太多,倒也与他的密制雷火弹很是登对广济和尚原本正聚精会神地念诵陀罗尼咒语,因而並没在意苗月儿说了什么,猝不及防之下,双眼被闪得几乎无法睁开,眼角落下两滴泪水,便连周边的声音也听得不大真切。
修士的知觉灵敏远胜凡人不知几多,但在这摄魂铃的面前,优势却变成了劣势,广济和尚在无奈下唯有中止念咒,转而调息以儘快恢復视觉、听力。
“你这玩意的威能倒確实了得,把这和尚也折腾的不轻。”陈阳睁开眼睛,见到广济和尚的模样后,问道:“叫什么名字?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我管此物叫摄魂铃,至於製作之法,还是稍后再与师兄说罢。”苗月儿略有些歉意地看了广济一眼,隨即指向地面破口处:“快看,有东西从里头钻出来了。”
陈阳依言望去,只见一道虚影从地下深处猛地钻出,冲天而起,一蹦三尺高后又狼狐地落在地上,翻过来滚过去,仿佛很是痛苦。
只见其头戴高九寸的通天冠,正竖,顶稍斜却,直下有铁卷梁,身穿窄袖四爪团龙常服,腰系玉带,或许是因为年头久了,衣物显得不那么光鲜,却依旧华丽贵气。此刻,因受到了强光与噪声的刺激,正以双掌捂住面颊,四肢略显僵硬、如鲤鱼打挺般从地面上立起,站在陈阳等人的远处,与其遥遥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