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苍黑巨兕,治世玄岳
只见深潭中央侧躺著一头小岛般大的巨兽,若说常人的身型在山面前如同幼儿,那么山在这巨兽的面前,体型也仿佛幼儿一般矮小。
它静静地侧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已死,只是气机却在陈阳的感应中沉浑有劲,
显然只是暂时蛰伏,正在沉睡。
苗月儿暂时安顿了尤宸溪后,循著流水声也走了过来,见到湖中事物后十分惊讶,
然道:“.—-此乃何物?是大黑牛么?可为什么只有一根独角?”
陈阳解释道:“《山海经》中有言,咒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你看,这描述是不是与眼前这东西一模一样?这东西不是牛,是咒,皮革极为厚实,在太古时是用来做衣甲的材料,生活在湘水附近,如今已然绝跡。”
“原来如此,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东西。”苗月儿又道:“这小山一般的巨咒,不知有多大岁数,你看它身上都长了无数青苔,积累了厚厚一层泥沙。”
“能长得这般高大,也算是异种神兽了,多半有什么得天独厚的际遇。”陈阳答道:“我看它应有千年以上的道行,说不得还是中土仅存的巨咒,確实贵重。”
说到这,陈阳打量著巨儿的眼神不断闪烁,似乎心有所感。
这咒在他那世界又叫犀牛,虽然两世为人,但也只是见过从其他地方运来的几头,至於中土本地的苍黑巨克確实是头一回见,
粗糙的皮革刀枪难伤,头上的独角更是与象牙齐名的贵重之物,虽然身强力壮,却也难逃被捕杀至绝跡的结局,实在令人感慨。
“师兄,这头巨咒看上去並无害处,你不要將它杀了剥皮好不好?”
苗月儿见状,恳求道:“咱们用那山皮製衣甲也就够了,眼下这巨儿就只有这么一头,你还是放过它,让它在这深潭里好好呆看罢。”
“你把我当做什么人了?剥皮成癮的怪胎么?”陈阳无语了片刻,解释道:“这巨咒躺在这里又不碍事,我何必对其动手?再说,你看它浑身上下坚如磐石,说不定我还奈何不得它。那几头山也是吃肉的,却对躺在这里的巨视而不见,可见这巨身上必然有玄机,轻易冒犯不得。”
苗月儿心道这几天的功夫,你陈某人都已经剥了多少张皮了,现在还说这话她无意继续爭辩,娇憨道:“哎呀,师兄无意动手就好,我也只是担心而已。这类神物受天地所钟,乃是造化灵机的体现,杀之不祥。”
“你说得没错。”陈阳点点头,“我先前还道那山是生活在这穴场之內的灵兽,如今看来却是错了,那一家子多半是外来者,这巨咒才是此地之主,深潭正是潮水河的源泉。”
苗月儿亦有同感,又问道:“但,潮起潮落,又是怎么回事?”
陈阳正用重瞳法眼查探看巨儿的情况,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气机忽然有了变化,便笑道:“咱们的运气不错,下一次涨潮便在眼前,且看好了。”
两人立在潭前静静观看,只见侧臥看的巨忽然开始颤抖,引得潭內水面隨之生出无数波澜,继而巨儿的姿势忽而由侧臥转至四脚朝天,仿如擎天巨柱般的四足先是搅起了数丈高的一道巨浪,狠狠拍击在洞窟內另一侧的石壁上,继而又朝著另一方落下。
巨咒全身由向右侧臥的姿势变为了向左,而被其镇压在下方的泉眼亦因身体的偏斜而多出了些空隙,水流猛地喷涌而出,令潭內水面隨之升高。
“原来这就是潮水涨落的真相,竟是因为这头巨咒睡著时的翻身。”苗月儿见到眼前奇景,心中生出了些震撼,扑扇的大眼晴內满是欣喜:“真有意思,这头巨咒好生厉害,翻个身便能有如此动静,若是醒来还不知能如何。』
“恐怕难醒。”陈阳摇了摇头,“以它的个子在这灵气稀薄的世道,並不好生存,不如沉睡以待天时。”
“以待天时?师兄的意思是,天地灵气会有重新充沛起来的时候么?”
“这只是一个猜想。所谓谢开,春去秋来,世间灵气或许正如咱们眼前的潮水一般,有涨有落。”
陈阳说完,对潮水洞內的神秘巨咒再不留恋,转身便走:“那位尤道友已然包扎好了么?待我將那三只山剥皮炼魂后咱们就启程,顺路將他送回武当。”
还说你不是剥皮成癮——苗月儿在陈阳身后悄悄吐了吐小巧的舌头,快步跟上:“我来给师兄帮忙。”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据称为九天盪魔祖师真武大帝的道场。武当山共有九宫八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三十九桥、十二亭,其中最负盛名者,便是立於天柱峰的“金顶”。
全真、武当,为北地最负盛名的两支玄门流派,武当敬奉真武大帝,以三丰真人为祖师;全真则敬奉五祖七真,以纯阳真人为祖师,共为丹鼎派的泰山北斗,再加上南方符三宗,便是现今中土玄门的主流武当山的山门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牌楼,上装饰有福、禄、寿、禧及八仙等圆雕神像,还刻有圆雕龙鱼雀替和透雕蟠龙、仙鹤、蝙蝠、祥云、灵芝、瑞草等物,上书“治世玄岳”四个大字。
两名面相稚嫩的小道士正立於此处,小声交谈看云手,不时相互比划。他们的面相至多十三四岁,正是好动年纪,故而被师父派来看守山门,也是为了磨链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