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或许他陈某人也能体验一番白日飞升的滋味,令搬山派歷代祖辈的愿望得以圆满。
“这倒霉的信使才刚到临逃府就被黑店害了性命,既然他是先报信的,那么拿著血玉神树的应该另有其人,且应该是落在了后面一一若是我们走得快,先到了崑崙山附近,说不定便能等到他们.——
心中谋划了一番,將信件细细收好,放进怀中,对於余下的金银俗物不屑一顾的陈阳离开了地窖,顺手將这信使的户首一併带走,也放到后院埋葬。
这时,张玉琪已经开始了做法,她將一张八仙桌收拾出来放置法器,身后立起神幡,立下黄篆,行起了天师府正传摄招法门。
於玄门科仪中,摄招也是常行之科,主要以运神为主。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有云:摄召须知运元始之真光,消重泉之妄暗。十方三界,真光所照,如太阳东升气象,无阴不烛,沉滯幽爽,隨光而来,皆可摄至。
可见其实一切科仪也包含有性命修炼之法,性命修为也正是济幽度显的根基。行摄招之法的修土,必要存神以运真光,方能將亡魂摄招到坛场。
欲行摄招之法,首先需开通五方冥路,进而摄追魂,可行此事的玄门神灵有许多,较为常见的有三元值事神虎何乔二大元帅、冥阳开路五道將军、泰山城隍土地,而张玉琪所请的是为“岳府摄魄朱將军”。
即便尸首才刚亡命不久,魂魄说不定还未离体。但既然要行这摄招之法,就儘量不能有马虎之处,以避免功亏一簧。张玉琪將一纸准备好的文焚化,上头写有:志心皈命礼,岳庭猛將,都副统兵。朱发青顏,冠三山之铁帽;皂袍朱带,提九节之钢鞭。摄魄追魂,捉生落死。赏善罚恶,察过纠非。大悲大愿,大显大灵。岳府摄魄朱將军,都副统兵大元帅。
青烟之中,皂袍朱带、手提九节钢鞭的朱將军逐渐显出形状,只见其將钢鞭一指,一道光芒自后院新立的坟家处亮起,伴隨著一阵阴风,落到法坛左边的神幡上。张玉琪则已闭上双眼,小声地自言自语,语速奇快,身边围观摄招仪轨的眾人有心聆听,却难以听个真切。
过得片刻,张玉琪睁开眼睛,对陈阳说道:“姓高的是家中独子,父母前些年就已病逝,如今上无高堂下无子女,自此已算是绝了后。他知道自己在世时作孽太多,以后没有后人祭奠,自言很是后悔,想要我顺便做法为他超度,省得在幽冥之中受苦。”
“干这么多损阴德的事,子息不旺再正常不过。他既不信佛又不信道,也不知道会落入谁家的幽冥,若是什么番教的地狱,你也帮不上什么忙。再说,他也不是知错,而是知道自己已死了。”
“反正召一个是召,召两个也是召。”陈阳一边说著,一边將地窖处取出的尸首放下,“这里还有一具尸首,是在送信途中被这黑店害死,既然你开了法坛,趁著朱將军走之前,不妨將他的亡魂也摄过来,问一问家住何处,是否要代为传信。”
“你什么时候有了这般好心肠?”张玉琪有些疑惑,“咱们认识这么久,你向来是无利不起早,怎么突然发起了善心?”
听到这话,陈阳虽然面色有些尷尬,但还是道:“这人是从崑崙来的,可能与西王母国有些关连。”
怪不得。
张玉琪顿时明白了陈阳的用意,也不用其多说,趁著显灵的朱將军还未消失,照葫芦画瓢,又借著尸首请来了冥冥之中还未散去的亡魂,又一次自言自语起来。
这次与亡魂相谈的时间更长,足足经过了一香左右的时间,隨著岳府摄魄朱將军的灵体消散,这场简陋而仓促的摄招法事才宣告结束。张玉琪睁开眼,面色略显得有些不好,连续与亡魂对话,虽不至於令这位新普的金丹真人感到疲乏,但与亡魂接触,多少还是会令生人受到影响。
人死后灵魂的去处,与其生前信仰与死后所处的地域有关。佛道关於幽冥的说法都不尽相同,更湟论各地特有的一些传说。但可以確定的是,人死之后,部分人的意识会残留下来,且通过一些法事、科仪可与其沟通。只是能残留多少意识,又能残留多久,却是不好说清,同时也不排除化作阴灵鬼物的可能性。
“这人说的话,我听不大懂。”张玉琪再度睁开眼后,说出来的第一句话便令陈阳眼皮一跳,“不过,直接与其意识交流,大概的简单意思还是能明白的。
对於你替他报仇,他十分感谢,至於代为送信却是不用,因为他这一族向来与世隔绝,所居住的地方从不允许任何外人进入,你的好意只有心领了。”
崑崙、与世隔绝,看来与自己所想的是八九不离十了。
虽没得到什么新的信息,但某种意义上,陈阳也算是验证了先前的推测,“行吧,那就照他说的做。”
扫清了黑店后,眾人各自回屋,陈阳想了想,觉得这地方的首尾留下也是浪费,还是將一些较为珍贵的东西带进了行李,又將一些金银器血也踩扁了带走,
最后修书一封,发往长安的吕大侠处,將这桩侦破黑店的功劳交给了对方。
经过了这一临洮府的小小插曲,陈阳一行好好歇息了一晚,於第二日再度踏上了旅途。
復又赶了几天路,终於是来到了湟中,此地坐落於河湟谷地,於洪武十九年修筑,呈正方形,於四个方向各有一座城门,陈扬等人自东边迎恩门处进的城,
城门上掛有“天河锁阴”的牌匾。
这里同时也是西寧卫驻扎之所,是一座典型的边塞重镇,故而还在西边设立了两座瓮城,用以防范外敌入侵。想要从西侧入城,便只有从两座夹在两座瓮城之间的门洞处行走。往来做生意的客商,则大多聚集於东城。
到了湟中,距离崑崙也就不算遥远,而陈阳进城的目的,则是找一位熟知当地形势的嚮导,为自己带路。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陈阳入城的时候,恰好也赶上了集市,周边牧民与来往客商齐聚於此,以皮毛畜產交换著生活必需物资,却也令这边城十分热闹。天南地北的人们齐聚於此,打扮各异、操著互不相通的口音,在各自传译的帮助下討价还价,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