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氏见“罗道人』並没有如她预想的那般纠缠不清,心中也是奇怪,暗道这姓罗的难道改了性不成?
临去前,『罗道人』又半回过头,露出似曾相识的神秘微笑,令王锦娘苍白的面色为之一动,她心中一惊,下意识地道:是他?!
从眼前这罗道人的身上,王锦娘分明见到了那个年轻道士的身影,她想,这么说来,治好自己婆婆多半的也是此人,虽不知为何要装作罗道人的模样,但既然对方於自己有恩,就方方不能將此事声张出去,得做到守口如瓶才是。
接下来的几天里,高市村內一切如常,村民们除却日常劳作外、也忠实地履行著上次修懺时罗道人交代的事情。而那『罗道人』也仿佛真地洗心革面了一般,以往村民们若是有什么疑难杂症、或中邪之类的事找他,这人从来是爱理不理,非要吃些甜头才肯出手帮助。如今却变得好说话了许多,而且道行更加精进,轻描淡写间就解决了村民的需求。
很快又到了修忙的时候,高市村內的眾人再度齐聚於白莲庵。
或许是这几日,“罗道人』的表现令人折服,这次修懺的形势比之前更庄重肃穆,来的人也更多。
罗道人』轻车熟路,以无可指摘的精彩表现领导了又一次的修懺仪式,领著眾人拜完了无生老母后,高坐在蒲团上头,说道:“蒙教主召唤,眾村舍內的同道不日便要启程回总舱聚集,在我回来前,堂內修懺之事便暂时停歇。但尔等切不可因此而中断修行,须时常念诵无生老母之名,虔诚供奉。”
院內眾人恭敬地拜倒,齐刷刷地道:“谨遵仙师之命。”
王锦娘也在人群之中,事毕之后,她並未如上次那般被『罗道人』留下,反而是主动等到了最后,这才衝著『罗道人”说:“百莲总舵听说十分凶险,
你——千万小心。”
罗道人』不动声色地瞧了她一眼,並未有任何回应,只一只手摩著腰间玉佩,镇定自若。
俏丽的小寡妇朝看“罗道人』深深一福,告辞离去。
她回到家中不久,村內的百莲庵便大门紧锁,且自此之后再也没有打开。多年以后,为翻修此处,村民们將这庵堂推倒,才发现院中角落埋藏著一具身、首分离的尸骨,且衣看打扮正是罗道人的模样。
云门山自古为鲁中名山,山上的大“寿”字是中土之最;驼山则拥有六百三十八尊石窟造像,其对面的山体巨佛绵延近五里,堪称天下第一。至於玲瓏山,
有一尊郑道昭留下的魏碑摩崖石刻,为“魏碑三奇”之一。
此三山连在一起,便是青州城天然的屏障,也是这座城的底蕴。
而在这三山外,青州城西南九十二里处,还有一座仰天山,高二百余丈,植被茂密,悬崖古柏有如山水画卷,地势豌险峻,內部生有无数溶洞。於此山间,有一处地方唤作『摩云”,又名佛光崖,因山风吹过,白云飞渡,时而悬浮菌腰,时而横掠过顶而得名,唯有东南处一条小路可攀登而上。
所谓者,也即方山。山峰顶部平展开阔如平原,峰巔周围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根脚又逐渐平缓。
远远望去,就仿佛一座方头方脑的高山。
罗道人』一袭轻装,手里拄著根齐眉的竹棍,步伐矫健地登上了此地,遥望四周之后,口中诵道:
“贪狼作穴是头首,巨门作穴窝中求。武曲作穴釵钳觅,禄廉梳齿犁辟头。
》
“这地方分明是一座巨门星峰,地势有如金鸡孵蛋,可谓尊贵。晓得將此地作为总舱,可见有高人指点,於此先借沂蒙山脉之势,再加上云门山、驼山、玲瓏山,格局如同三星拱月,与青州城恰好一阴一阳,互为表里。”
“晴?”
不远处的刺槐林间,响起惊疑的一声,接著有个女人开口道:“罗兄几日不见,怎么忽然研究起了风水?这是从哪学来的寻龙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