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宝船,航线
即墨东濒黄海,南依嶗山,因临近墨水河而得名,春秋战国时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隋朝建城於现址,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现如今,墨家总部也设在此处,当然,对外的称呼则是“鲁班坊总会”。从外表上看,则是连成一片的木工作坊,近来更是从早到晚,施工运料之声从不停歇。
行走在大街上,可看到无数的贩夫走卒及手艺人,可见工商业也是尤其繁荣。
其实齐鲁之地不仅是孔孟之乡,商业也极为繁华,寻常奇珍海货自不必说,便是犯忌讳的盐、铁等物,只要有足够的银两,也多的是门道可以弄来。仅即墨一地,便有著大小七处市场,其內皆立有管仲的神像。这位古齐国的相国,至今仍被无数商人所推崇。
陈阳自抱犊山中出发,只过了七日时间,便与一眾同门来到了即墨。
恰好鲁矩也於几日之前了结了手头事务,他知晓陈阳不喜欢太兴师动眾,便独自一人出城迎接。
岂料才在城外与陈阳打了个照面,便被其两颊凹陷、气血两亏的消瘦模样给嚇了一跳。
“这是怎么回事?几日不见,道兄怎得憔悴至此?”说完,鲁矩又赶忙看向曲素梅,
语气隱隱透出些责怪之意:“道兄的情况究竟如何?”
“唉,曲姑娘已然尽力,此事怪她不得”陈阳將先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道来,然后自嘲道:“我也是病急乱投医,所以才来此向矩子借船出海。”
“这个好说,包在我身上便是。”鲁矩拍拍胸脯道:“不过,海上不比陆地,形势变幻莫测,需得有经验丰富之人充当嚮导,才算是妥当。眼下这几月正是风平浪静的时候,
便劳道兄再等候个几天,我带人做好准备,便与你一同出海。”
“好,一切就有劳矩子了。”陈阳痛快地答道:“恰好天师府那边也会派人前来帮手,正好也等他们一等。”
出海比不得寻常航行,海里的浪潮也不是江河里的小打小闹,若想凭藉几条板就远渡重洋,无异於痴心妄想。
眼下,但凡是能够出海的大船,无不坚固巨大,一艘船上少说也有几十人、乃至上百人各司其职。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即墨城內,墨家很大一项收入来源,便是建造海船。
南洋的香料,波斯的冰片,安息的沉香,市面上品类繁多的海货,哪一样不是海船带回来的?虽有海禁,禁的却不过只是平民百姓,即墨城外港口上,每隔几日便能见到远洋而来的大船,三不五时,街面上就会出现高鼻深目的胡人客商。
出海之前,最重要的便是准备各类物资,其中淡水、乾粮与各类药物乃是重中之重。
於海面航行,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海鱼虽然味美,却不能当饭吃。一应吃穿用度,若不能在出海前准备妥当,到时必然悲剧。
关於採买一事,因为身体不適,陈阳便尽数交给了苗月儿代劳。
他自己则与徐弘远一起到了港口边,看著墨家门人忙上忙下,为此番出海航行的船只做著准备。
只见这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共有九桅十二帆,乃是名副其实的巨舰,除却有二十三个功能不同的船舱以外,上头甚至还设有用来畜养牲畜的柵栏,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海中巨无霸。在百年以前,这船更有个响噹噹的名號。
“宝船?!”
望著这一艘巨舰,徐弘远瞪大了双眼,下意识地喊出这个曾在书上见过的名號。
“不错,正是宝船。”鲁矩从甲板上探出身子,笑呵呵地对眾人拱手:“这船的改装已接近完成,如今正在安置用於防护的器械——”
话正说著,便有一座黑的大炮从其身后经过,又叫徐弘远瞪大了眼晴:“佛郎机炮?”
“徐公子果然是识货的。”鲁矩对此不以为意地笑道:“不过,在我们这,则是叫『大將军炮』。”
“宝船、火炮,都是朝廷明令禁止的东西,怎么——
徐弘远下意识的话语还未说完,已经自己闭上了嘴。王法向来便只管束得了顺民,眼前这些狠角色,又哪里会害怕在庙堂里高坐的天子?至於株连,那就更是个笑话,只要不造反,朝廷未见得有胆子犯难。
但他还是感觉有些莫名的心虚,於是道:“这会不会太招摇了些咱们就这几人,
能用得上这么大的船吗?”
“没事,不招摇。你不知道啊,海上行船,都是越大越好。”鲁矩答道:“这船只能在海上航行,进不了陆上的江河,到时用完了转手卖给朝廷的船厂,他们还得谢谢咱们。”
直到进入自己熟悉的领域,徐弘远才明白了墨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庞然大物,而眼前这位神情忠厚的矩子又具备著怎样的能量由此也可见,北朝对民间的掌控力已经下滑至此,山河重归一统的日子应当已经不远。
想到这,徐弘远擦了擦脑门上的虚汗,乾笑道:“矩子的手段果然了得,竟能仿製出这么巨大的宝船。”
“你这话不对。”鲁矩摇了摇头,解释道:“其实啊,这宝船的图纸本就是我墨家的,后来才献给朝廷,而如今的北朝海船厂早造不出这等大物,眼前这一艘乃是我墨家为验证技术而特意製作,核心还经过了我的亲手设计,於內部增加设置了三口汞並,可令船只本身受汞並激发的热气驱动,以弥补先前仅依靠风帆航行、速度有限的缺陷。只要燃料充足,一日所行便能超过数百里,犹如风驰电!”
鲁矩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显然也很自豪於將这新技术活学活用。
“道兄。”他又望向陈阳,“你觉得如何?”
“在这行船一事上,我是纯粹的外行。”陈阳如实地道:“一切都听矩子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