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高天原,玉钥
东瀛各岛孤悬海外,地瘠而民贫,欲求发展唯有向外,故而“遣唐使”应运而生,目的便是为了將中土的先进文化、技艺带回本土。
遣唐使名声虽大,可在此之前的隋朝其实亦有倭人使团来访,甚至於早在秦汉之前便有联繫。东瀛各种传承,都可在中土神州找到相对应的起源。所以这护身勾玉,就算是倭人本土的祭器,只怕多少也受到了中土文化的影响。
土御门晴浩向陈阳询问“玉钥”,后者则答道:“西王母国的人善於制玉,居住在玉石堆砌的宫宇之中,手持以玉石雕琢的兵器,他们所拥有的特殊技艺,令玉石不再仅是赏玩之物,而是切实可靠的材料。而玉钥便是所有玉器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
陈阳顿了顿,继续道:“除却护体之外,玉钥的作用,一是启迪人体本身之密,二则是用於指引密境,也就是同时有传承与嚮导的功效。因其特殊之处,所以向来是极为机密的物件,全保管在王族、贵族的手上,自此国灭亡之后,便再不现世。我虽然曾到过西王母国的遗址,也曾进入过其秘藏所在,也只是读到过相关记载,並未能见著实物。”
““·竟能如此相似?”土御门晴浩沉默片刻,面上的神色分明复杂了起来:“不瞒陈掌门,的確有传说称:八尺琼勾玉內藏著通往高天原的方法,所以才成为皇族传承之器。”
“高天原?”
陈阳对东瀛有些了解,但不多,对於其神话则更加陌生,於是土御门晴浩解释道:“高天原是传说中眾神所居之处,位於天上;又与地上人类居住的苇原中国及地下的黄泉国,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
“哦。”陈阳明白过来,“也即是所谓天界了。”
“也可以这么说。”土御门晴浩道:“而皇族先祖就是由高天原下界,前来统治本国。”
“这就是所谓君权神授了。”陈阳对这一套並不陌生,“你们的天皇假託自己是神的后代,进而將君权与神权都把持在手,这点倒很是聪明。”
“什么叫假称?”土御门晴浩急眼了,“此事千真万確,做不得一点假!”
“好好好,便当我是失言了吧。”
陈阳隨意地敷衍几句,见土御门晴浩情真意切,不禁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按理说你土御门家是安倍晴明的后人,祖上虽也是大贵族,却早已没落,否则也不会当起了阴阳师在京都公卿的豪宅里享清福难道不安逸么?何苦干这占卜驱魔的行当。
如此维护这所谓皇室,真是令人费解。
不过·陈阳又转念一想,对方所说倒也確有可能是事实一一很多神话故事,並不是凭空捏造而来,或多或少都有原形,有的乾脆便是取材自真实发生的事情,然后被当时的记载者进行了些文字上的润色。
假设確实有高天原这么个地方,那也不会是什么“天界”。
会不会是一处类似於西王母国的地界,凭藉著强大的军力来征服当时的东瀛各岛?
陈阳觉得並非没有这种可能。
毕竟远在崑崙的西王母国,也曾是“司天之厉”的强国,只是当时的中土在周天子的统治下也並非软柿子,所以最终才相安无事。
若是古东瀛碰上了这么一支精干的强敌,確实极有可能被征服。
那么,如此一来,倭人的天皇就不是“神”的后裔,而是“征服者”的后裔—“
再假设徐福东渡成为倭人始祖的传言为真,那么,事实会不会是这样:徐福东渡寻访到了三座仙山,並与生活在那里的“仙人”结识,虽然及时地將不死药送回了中土,他本人却留了下来。后来拥有著徐福及“仙人”血脉的人来到东瀛各岛,统治了当地土人,最终成为了皇族·
这么一来,就能同时满足倭人天皇是徐福后人,同时又是天照大神后代的传说。毕竟倭人自己记载得清清楚楚,那所谓天照大神是个女人虽说是没有什么依据的猜测,但逻辑倒还通顺,陈阳又想,万一自己这个猜测为真,
那么所谓的“高天原”会不会就是传闻中的“海外三山”?
“陈掌门?陈掌门!”
土御门晴浩见陈阳脸色几经变换,忽而眉头紧锁,忽而释然微笑,短短片刻之间似乎变幻了诸多念头,於是出言询问:“你可是想到了什么?”
他当然不知陈阳刚才想了些什么大逆不道的话,若是知道,眼下也不会如此和顏悦色。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陈阳自也不好將所想的事情如实相告,毕竟当著別人的面,多少还是要尊重一下对方的祖宗,於是道:“啊——-我在想,中土传闻东海有三座仙山,而东瀛也有高天原的传说,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些联繫?”
光从名字上来看,这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但土御门晴浩想了想,却觉得又並非完全不可能,只是跨度如此之大,对方是如何將其联繫到一起的?
面对土御门晴浩的疑惑,陈阳並没有说太多,只道:“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我这趟来东瀛除却治癒这『羽化』的怪症之外,就是寻找传说中的海外三山。此症因扶桑神树的精华而起,你又说与天照大神相关,自然难免將这两个地方连在一起。”
“原来是这样。”土御门晴浩道:“我先前倒是没想到此处,经陈掌门这么提醒,確实有些可能,不过”
说到这,他忽然欲言义止。
陈阳一看便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一一若高天原真是这海上的某一处,那么那倭人皇室的神之血脉自然也就打了折扣,这肯定是作为拥护者的土御门晴浩所不愿见的。
感觉周边空气已经显得有些尷尬,为了避免对方继续难堪下去,陈阳適时地道:“.——今日说了这么多,我也是受益不浅。眼下天色已经不早了,阁下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毕竟明日还要去寻找那八尺琼勾玉。”
面对陈阳给出的台阶,逐渐有些词穷的土御门晴浩选择就坡下驴,擦了擦並不存在的汗水,道了声好,便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