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汪新的麻烦
女生罗小梦的父亲感谢了陈屿一句,就把陈屿在医院垫付的钱还了回来。
陈屿也没推辞。
这钱毕竟是他自己的。
没道理不收。
罗小梦父亲见陈屿隨手收了钱,都不检查一下,眼皮一挑,当即告辞离去。
等王主任陪著那罗小梦父亲走远,朱琳这才略带一丝羡慕眼神看向男人:
“陈屿,你好像救了一位千金小姐。”
“或许吧。”
陈屿久经世事,目光敏锐。
刚才罗小梦父亲向自己道谢时,確实真心实意,但是却在还钱后,转身就走的举动,
本书首发.com,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摆明了並没有把陈屿当成她女儿的『救命恩人』。
这倒也说得通。
毕竟,陈屿是医生,医生治病救人,本就是理所当然。
更何况,陈屿只是帮罗小梦止了痛,並没有让罗小梦痊癒。
所以,他还算不上罗小梦的救命恩人。
真要说罗小梦有救命恩人,那也是一直陪著罗小梦的那个小麦色肌肤女孩。
那女孩才能算是罗小梦的真正救命恩人。
转过天,罗小梦的事情就被陈屿拋在脑后。
到了周末,陈屿去学校,接马燕回家过周末。
或许是上了大学的缘故,马燕不再像过去那样喜欢板著脸,不苟言笑。
甚至,马燕还会和陈屿嬉嬉闹闹开玩笑,甚至主动拉著陈屿逛街。
而马魁、王素芳看著女儿恢復了小时候的灿烂微笑,夫妻二人也对目前生活无比满足。
转眼间,秋去冬来。
一个学期结束。
陈屿去接马燕回家。
嫌弃天冷,他也没骑自行车,而是乘坐公交车。
两人坐在公交车里,看著外面大雪纷飞,神情閒適愜意。
“哥,我听说,南面准备搞开放,你说咱们这边什么时候也开放?(家庭联產承包责任制)”
马燕现在已经习惯『哥”这个称呼了。
就算是在马魁、王素芳面前,她也是这么叫陈屿。
“很快,最多五年,这股风就能吹遍全国.“”
陈屿揽著女孩细肩,细绒袄里面的身子太瘦了,让人心疼。
“五年,太久了,我想再快一点,四年后,我都毕业了———”
马燕说著,伸手擦了擦玻璃上的水汽,目光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所有的改开,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陈屿陪马燕聊著天,不多时,就到站了。
马魁今天也会出车归来。
王素芳一大早就去供销社买了大白菜,准备包白菜猪肉饺子。
陈屿和马燕回来后,就见王素芳已经包好五六十个了。
“闺女、女婿回来了,你们先休息一会,我这就去下饺子,马上能好。”
“妈,再等一等吧,我爸今天不是也回来吗?等等我爸吧”
陈屿在马家一直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此刻倒不好意思先吃。
“他什么时候回来,还不一定呢。”
王素芳说著,就端起饺子去厨房下锅了。
这时,马燕忽然发现家里多了一件新物件,不由惊喜问道:
“妈,咱们家什么时候买的电视机啊?”
“是女婿前两天刚买的。”
王素芳说看,眼神里闪过一丝骄傲。
七十年代的电视机真贵,十二寸的黑白,就要近四百块钱,外加一张价值一百块的电视机券。
普通家庭就算能攒下四百块钱,也拿不到价值一百块的电视机券。
毕竟这种东西,根本不向下流通。
而陈屿之所以能有电视机券,事情缘由还要追溯到四月份。
四月中旬。
陈屿下乡支援时,在天德公社碰到一个『偏瘫”病人。
当时他就没多想,直接施展针灸,疏通了经脉,又开方温养气血经脉,最后又教了一套『八段锦”。
这病人谨遵医瞩,经过半年调理,病情已经接近痊癒。
谁料到,进入冬天后,病人意外一跤滑倒,摔断了肋骨,被人送去县城医院诊治。
西丰县医院的医生给病人把脉时,发现病人不像是偏瘫,倒像传说中的一一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萎缩侧索硬化,又被称为『渐冻症』。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可是陈屿竟仅靠著一次针灸,一个配方,外加一套『八段锦』,就帮病人把病情控制住,並且渐渐痊癒。
这简直就是医学奇蹟。
那医生不敢置信,连忙向医院领导匯报,进行了专家会诊。
县医院专家经过两天会诊,確诊病人就是渐冻症后,不敢耽误,连忙向上继续匯报。
没两天功夫,陈屿在西丰下乡支援的事情,率先被西丰县、铁岭市的报纸曝光在媒体上。
与之一起曝光的,还有沉寂不见天日的上百封感谢信。
这些感谢信,都是柏榆公社和天德公社群眾,为了感谢陈屿,专门写给医院的。
当时看信的人,已经知道陈屿无法留院,对这些感谢信,就做了“冷处理”。
如今陈屿一朝天下知,铁路医院就坐蜡了。
这就是,有些事不上称,看起来没有四两重,上了称,千斤打不住。
不提铁路医院如何收尾。
寧阳市这边几家医院,得知铁路医院竟然因为门户之见”,把陈屿这样一位大才拒之门外,都乐得看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