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周蓉要治病
90年代,开局不怎么样。
几年前,於虹怀孕后,听从陈屿建议,去灯塔国生孩子。
她本打算,等孩子到上学的年龄再回来。
如今眼看局势不利,她就带著孩子留在了灯塔国。
陈屿也没催促,每月准时给她匯生活费,让她不用担忧。
直到93年,陈屿和於虹通电话时,忽然讲起周朗、周睿两人已经进入二心堂实习。
於虹这才开始慌张起来,急急忙忙带著两儿子返回国內。
二心堂是陈屿一手创建,最初也只是一家年盈利百万左右的诊所。
如今隨著上面放开管制,二心堂也开始成立自己的药厂、保健公司,年盈利润快速逼近百亿大关。
財帛动人心!
於虹的两个儿子,虽然是私生子。
但是在於虹心里,二心堂如此大的產业,也该有自己两个儿子一份股,不能让正室的儿子全占了。
陈屿也没想到,之前从来不爭不抢的於虹,性格里还有点小傲娇,却会为了两个儿子,变得这么市偿。
果然在这个物慾横流的红尘俗世,能保持本心的,都是风毛麟角。
这也体现出郑娟的难能可贵。
不提於虹带著孩子急匆匆回国,住进陈屿安排的郊区別墅。
自从周朗和周睿两个孩子半路退学,加入二心堂,陈屿就开始逐渐放权。
九十年代,经济全面腾飞。
陈屿也不想被金钱束缚住手脚,
再说了,四十多岁,正当闯的年纪,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算什么本事?
这天上午,带著两个儿子忙完治疗,到了下午,陈屿就把二心堂交给两个儿子和郑光明,自己则是出门直奔中关村。
这些年里。
陈屿的教育慈善基金,学习国外运营模式,不仅资助穷困学生上学,同时也资助了不少穷困学生创业,还顺带自创了不少產业,购买了不少土地建工厂。
如今这家名为二心的教育基金,每年能从各家公司分润的股息分红,已经超过十亿。
可以说,就算没有二心堂的支持,二心教育基金也能继续维持下去。
时间跑起来,就像是一头野驴。
一晃神,到了下班时间。
陈屿正要收拾一下桌面下班,办公室门被敲响。
“进!”
“哥一一孙赶超和乔春燕脸色扭捏地走进门,满脸的不好意思。
这两人所在的澡堂子、木材加工厂,在八十年代先后被收购、倒闭。
因为当初跟著陈屿凿冰捕鱼,两人积赞了一点家底。
两人在冰城折腾几年,最后把家底折腾乾净了,无路可去的情况下,回家探亲的孙小寧,点拨他们,前来投靠陈屿。
和孙赶超、乔春燕夫妇一起来京城的,还有肖国庆夫妇,常进步夫妇。
三家来到京城后,就被陈屿安排进二心教育基金工作。
教育基金的工资虽然不高,不能让人大富大贵,但是管吃管住,还给缴纳社保,生活最起码有著落。
三家人平日里也比较满足,偶尔在周末聚个会,就喜欢邀请陈屿、周秉坤一家人来参加。
陈屿见两人进门,下意识抬头看了一眼檯历,今天又是周五,本以为两人又想邀请自己聚餐,
不等两人开口,就直接讲道:
“赶超,我今晚有事,要回家一趟,聚不了餐啊。”
“哥,不是聚餐,不是聚餐。”
孙赶超和乔春燕对视一眼,这才羞愧道:
“哥,我们家孙胜,今年復读,也没考上大学,他就想自己创业,开家饭店——”
这一世,孙赶超没和於虹结婚,而他自小就相中的媳妇乔春燕,整天忙著生活算计,根本不懂怎么教育孩子。
孙胜能上高中,都要多亏陈屿的面子。
如今考不上大学,甚至连大专分数线都不够,也只能小小年纪准备进入社会工作了。
“想要申请创业基金对吧?”
陈屿听到是孙胜的事情,脸色微微缓和:
“这事让他自己过来就行,还要你们两口子过来干嘛?咋得,他这考试没考好,就连我这个大伯都不敢见了?”
“哥,孙胜是你看著长大的,他哪里是不敢见你啊,就是,就是怕你吵他—“
乔春燕为儿子解释了一句,结果和没解释一样。
陈屿轻轻摇头,思考片刻,从抽屉里掏出一份创业申请表递过去:
“想创业没问题,但是这孩子刚进社会,什么都不懂,直接创业,怕是会被人骗得裤子都不剩,我给他一个建议,先去咱们基金旗下的饭店、酒楼、快餐店打两年工,学习一下管理,再说创业的事”
“哥,我也是这么想的。”
孙赶超见陈屿同意,连忙欢喜地接过表,然后带著媳妇告辞离开。
晚上七点钟。
陈屿赶至周家四合院。
今天是周志刚的七十三大寿。
本来民间有句老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按照习俗,这两个大寿一般是不过的。
结果周志刚越老脾气越,非要儿女子孙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