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鱼枪
林海沿著地道,步入石林镇的地下兵工厂,掀开塑料帘,踏入货柜改造的狭小武器铺。
“唷,枪匠。”
正喝著啤酒上网的老头,醉醺得转过头来,一眼看到个铁人在面前,居然没认出他来,直接伸手去抓散弹枪。
“餐厅,taco,林。”
林海缓缓出言提醒,毕竟他也知道现在自己半张脸都换成铁的了,肯定不好认,何况鹿弹在他皮下装甲上连引子都轰不出来,也没继续刺激他。
过了一会儿枪匠才回过神来,直接把散弹枪当拐,挺著大肚子爬起来,
“你居然还活著—”
林海一眼扫过这垃圾房似的堆满破烂的地方。
“你怎么混成这样了?农场呢?”
太离谱了吧,枪匠本来就是大农场主,后来还和林海合作,收集测试数据,
自己改了好多新型充能武器,还在和其他武器製作商討论成立公司,出售蓝图专利的事呢,怎么才一年就·
枪匠嘆了口气,
“炒幣,赔光了,玛德数字幣跌成狗,一群王八蛋全特么跑去抢鬼钱,三十秒就把我拉爆仓,我家传了十代的地產,一眨眼的工夫,全特么赔光了。”
牛逼—.——这还不饮弹自尽,真是个坚强的男人————
“你是为了那把枪吧。等会儿·
枪匠缓了一会儿,翻箱倒柜,找出一枚硅条递过来。就是一枚铅笔芯粗细的六稜柱,由硅,或者其他半导体材料製成的存储单元。
嗯,通常的数据传输卡里,封装的都是快闪记忆体晶片,这些纳米级製成的存储晶片,已经足以容纳tb级的数据了。而且现在的主流技术,还是通过无线网络,调取云端存储伺服器里的数据。
但是那些专业的扫描数据,蓝图资料,测试项目,超大数据模型,非常机密不能存放在公网上,避免被盗取的资料,就需要用到更高级的大容量存储设备。
不仅要兼顾字节容量和数据传输速率,而考虑到移动运输的问题,也需要足够轻便。
於是公司最终研发出了硅条架构,大致是通过掺p掺n,形成特殊半导体结构,然后靠更精密的製成在內部构建立体电路,最后生產出的每一根硅条都是稳定的存储单元,存量都是pb级的。
那些大型伺服器资料库拆开,里头就是把数百上千根硅条绑定垒在一起的,
更加轻便更加稳定,而且只要买个读写一体扫描棒,將硅条插进去,就可以快速读取或写入扫描数据了。
林海接过硅条,隨手拿起扫描仪投影看了一眼,
“你拿错了,是黄片。”
枪匠挠肚皮,
“数据加密好吗,当初人家证券公司派部队过来抄家,值钱玩意怎么可能让我带出去。
解码软体一千万,蓝图设计製作方案都在里头了。隨便找个武器商都可以做出来。”
林海怀疑,
“真的吗,別坑我哦,一千万买片子我可很难报销耶———“”
枪匠冷哼,
“我会坑你那点钱?这把枪是给你专门定做的,了五年时间,不卖给你卖给谁。
去把枪做出来,拿来给我看看,把这把枪完成,一桩心事也算了了。
还有,付款记得不要现金,会被银行划走还款的,一千万都换成那伽幣。”
林海嘆了口气,取出自己的数据卡,
“那伽幣我手头就一百万,你要是信得过就当作定金,等回头我刷够钱再来还你.”
“成交。”
枪匠夺过数据卡,直接把解码软体发来。
“听,你不是还要炒吧,收手吧,连个脑插都没有,简直给人家送钱—
“不用你管!我丟掉的东西,我一定要自己拿回来啊!”
林海也管不了这老头,不过还好他確实没拿错,全息影像上的人影散作光斑,燃烧重组,眨眼间就变成了大量数据,那三维设计图一看就知是一把充能精准步枪。正是枪匠为他定製的专用武器,捕鯨枪。
是的,之前多年的战斗和任务经歷,林海也试用了枪匠手里一大堆半成品试做品,试枪练手感,最后摸索出可以和自己的冠军系统相配合,自己也最擅长的战斗模式,即三百米以上,三公里以內的中远程缠斗。
当然这也是战场环境决定的,虽然“鹰之目』的极限视距可以长达三十公里,但在圣地亚戈这样的大都会,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山地深林之类的障碍物,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应用场景。即使在任务中遇到顶尖的狙击手,绝大多数也就在战场半径三公里左右的距离上理伏,再远些射击命中率就无法保证了。
更何况林海还有其他的掛,开启“死之视”,再配合神经加速,基本可以做到完美的弹道预判,动態捕捉,紧急反应,高速机动,感知闪避,基本只要有三百米以上的安全距离,他都可以避开弹道的致命伤害,躲不过也能弹开一两发。
但如果近距离到三百米以內,甚至拳脚相交,近身肉搏,虽然现在林海也不会输,一个超级跳突到脸上,摺叠刀一阵乱砍也能杀得七零八落,但万一对方来个自爆袭击什么的同归於尽,还是有很大概率换个两败俱伤的。
所以基本在三百米到三公里这个范围內,算是林海可以把全身系统,能效发挥到顶尖的战斗区域,指哪儿打哪儿躲子弹,简直无敌。
因此枪匠也针对林海的这个战斗模式和特殊需求,专门开发设计过两把磁轨加速步枪。
一把是『鱼矛』,精密狙击模式,可通过充能蓄力,一次射击可以连射三发破甲弹丸,配合林海的精准射击,在三公里以上也能打出极其可观的伤害,而且刚刚好可以靠三连射破开军工复合体的偏转护盾。
一把是『鱼叉』,疾速射击模式,侧重火力压制,可以通过连发速射,配合高压线圈爆能超载,每次射击七发电磁弹丸,在五百米范围內,打出一片金属风暴,摧枯拉朽,轰杀一切,拿来轰机甲爆坦克都是一枪一个,专门用来把那些不死的兵骸,撕成碎片。
当初林海和枪匠对这两把枪,反覆试验改进,烧了一堆钱和配件后,最后尝试將两种模式融合在一起,最终成就现在的“捕鯨枪”。
內置磁轨充能模板,在中远距离的精密狙击,和中近程的疾速射击两种模式中一键切换,並携带一百发钨合金无壳弹丸,可连结到义体充电充能。解决了一堆硬体软体的bug,各种材料弹药適配改进到现在,硅条里的蓝图已经是第七代『捕鯨枪』版本了。
非要说缺点的话,就是这把枪远距离还不够远,客观上电磁加速弹道很容易受到磁场干扰,並不及专用精调的射弹武器,只能应应急,反反狙,真要搞视距外的超远距离刺杀,还得换定製的狙击步枪。
而疾速模式用起来太顺,轰起来太爽,一超载就狂暴,上一代的五十发弹容都不够,几枪就打空了,现在枪匠把弹容调到一百发其实也用不了几秒的,但再多就影响配重了。
但无论如何,“捕鯨枪』的完成度泛用度都已经很高了。而且毕竟是以后的主武器,林海自然不会隨便找个小作坊打造,於是从枪匠手里拿到『捕鯨枪”的蓝图,便乘坐轿跑,一边搜索山上的武器製造商,一边跟隨自动导航,沿著山体地道直接开往方舟都市北城区。
自从上次袭击,现在方舟都市的安防也全面升级了,把车停在地下车库,出门时就要在电梯口安检,第一次进城的都要链上神经线,往cs盘里下载一个fisa
的安全脚本才能通关。
这玩意就相当於植入式病毒,关闭植入体超载和战斗功能,限制最大出力,
並具备定位追踪功能,虽然可以主动杀除或屏蔽,但被城里的监控和安保无人机发现就会被標记,一次警告两次逮捕三次击杀。
林海倒是想低调一点来的,也跟著排队,谁知在安检口下载这脚本时,就直接被內置ice当病毒挡掉了,於是立刻触发第一次警告,嘟嘟嘟得红光闪烁,一堆无人机扑出来用炮管著他的头,周围的路人还以为遇到疯子,嚇得屁滚尿流,
扭头就跑,场面一度陷入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