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和你说一遍,eec已经计算过轨道上所有剩余的陨石碎片,大部分都对地球没有威胁了,何况本来都是冰块么,直接会在大气层烧尽。
只有极少数的矿物碎片可能砸到人,而且因为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ec在全球各地的辐射监控站和外包垃圾佬会去处理的。
没错,以前我就是帮他们从海里打捞放射性垃圾的,只不过那伽之鳞这种值钱玩意,
总是一堆人抢,根本捞不到的。”
布劳恩皱眉,
“所以要抢那伽之鳞干什么—”
“谁知道,也许人家有钱没地方想收集吧。关你啥事啊?”
布劳恩沉默了一会儿,
“当然关我的事,仰望星空,引领人类,踏上群星的航路,这就是星环存在的意义。”
林海皱眉,
“踏上群星的航路?等等,我好像在哪儿听过?
哦对了,就是学生会精英群那一套,领导人类的进化理论是吧。
所以你们又是想干嘛?”
“星环想干嘛。”
布劳恩看看林海,打开太空署的规划蓝图递给他“星环计划的第一步,星环基础设施建设。
先从近地轨道开始,一步步建立近轨太空站,研究所,接驳船坞,轨道工厂,太空电梯,圆筒太空舱,最终完成星环建设。
在此过程中,人类便可学会团结协作,並为了最大效率的利用资源,逐渐整合成统一的地球联合政府。
第二步,建设月面基地。
建立月面殖民地,研究所,月壤精炼厂。一面完善月面殖民技术,一面开发月壤和氦3。
在月面建立永驻基地,训练精英太空人,建设船坞基地,逐步將开採船队派往小行星带,开採太阳系內各种矿石资源。
基本实现人类文明能源资源的自给自足。
第三步,大规模宇宙殖民在同步卫星轨道,拉格朗日点,建立大规模殖民卫星群,用数以百计的圆筒,建立巨大的太空城市群,用加速弹射轨道高速路,將人类的步伐扩展到整个太阳系。
只要能做到这一步,解决了过程中所有技术上,管理上的难题,规模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太空殖民就可以大规模展开,將地球上的人口大规模迁入太空,迈向星海了。
人类终究是需要先驱和领袖来引导的生物,只有做到这一步,绝大多数人才会自愿加入歷史进程。
也只有能做到那一步,太空宇宙,才不止是少数学术精英,太空人,科学家垄断的话题,而是绝大部分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的时代的红利。
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出於贪婪还是好奇心,人类都会自己行动起来,迈向星空,把脚步踏向我们可以探索到的每一个角落。
迈向宇宙,拥抱群星,实现整个文明的飞跃。”
“哇哦.不错哦,给你鼓掌”
林海给他鼓掌,
“不过你说的这一套,好像和亚当.诺斯曼也没啥本质区別吧?
当然,他手段激进一点,只带少数的精英上太空。
可你们居然要拉上全人类做白日梦?也太扯了,难道你期望北联东海这样的死对头携手合作?
未免也太理想主义了吧?难怪联邦都退出星环了呢。”
布劳恩倔强爭辩道,
“不,星环项目经过周密的计算推演,以当时的生產力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只不过是遇到了极小概率的事件但那伽从来都不是问题,北联也好东海也罢,也不是问题!
迈向星空根本不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就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你的星舰引擎有没有那么大的推重比,能不能把你送到第一宇宙速度,仅此而已!
毕竟人性永远不会变,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永远会存在,文明的进步从不依靠人的进步,而是技术的进步!
没有化肥和內燃机,农民一辈子会被束缚在田埂上。
没有內燃机和半导体,工人一辈子会被束缚在流水线上。
而现在我们有了反应堆,有了无人机,有了智能辅助和全息网络!
人类早就可以走出这个轮迴,从大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了!
迈向星海,时不我待!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林海莫名其妙,
“冷静点冷静点,来不及?什么来不及?对了,那个谁好像也说什么要没机会7......
布劳恩恢復冷静,瞪著林海的全息投影,
“生產力可以解决旧的问题,但也会產生新的问题。
失去继续进步的动力,失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就会被接钟而至的问题所吞没。
不要逃避问题,逃避是没有未来的。”
然后他不再和林海交谈,捡起那块老式平板电脑,坐回窗舷边,继续盯著星图,
“给我一块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