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北极战线
虽然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两个亿都了,肯定得把东西搞回来。
此时环球对鹰团的围攻还没有结束,林海连个能帮忙参谋参谋的人手也没有。不过好在库里啥玩意都有,库里还有现成的穿梭机可以用,便打算快去快回,对照玉藻前给的导航图一查·嗯?
缩小,缩小,再小,再·—-,好吧,那伽之鳞的坐標居然在北冰洋,或者更具体一点,是北坡海域,阿拉斯加大陆架附近的浅海地区。
你还別说,把一块冰陨石碎片藏在北极还真是再合適不过了,连冰箱电费都省了。只是北冰洋么—这地方,还真有点棘手。
由於那伽造成的剧烈环境和气候灾难,海平面剧烈上涨,北冰洋的面积剧烈扩大,吞没周边低地平原,面积相比灾难前几乎翻倍,近2800万平方公里的北极航路上,到处都是冰川,浮冰,暗礁。水文特徵极为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船毁人亡,而这还不是最大的麻烦。
这里是北联和东海对时的第一线,联邦第二舰队的防区。
北极前线。
冷战对峙最激烈的时候,两大国隔著北冰洋对线,各自架起无数雷达飞弹预警机防空系统组成的钢铁防线,无数舰队机甲无人机隔著漫长的冰河严阵以待。
尤其现在公司大战的时候,军方更是神经高度紧张,严阵以待,雷达上有个苍蝇飞过都恨不得把核弹头全特码射出去。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爆这个火药桶。
因此北冰洋上空几乎成了禁飞区,林海自然也没头铁到仗著穿梭机,直接从两军防区中间衝过去。
不过好在大上无路,从水下进入就行了。
玉藻前提供了详细的海图和说明,大概是冷战时期,联邦偷偷在前线的冰川里掏洞,
作为潜艇的秘密补给基地,
后来冷战结束,这个前线基地也废弃了,现在大约是被擬阵破解接手,当作那伽之鳞的秘密仓库使用。林海了两个亿,自然买到了通航权限,只要按照航道潜水进入仓库取货就是了。
当然从水面下走也不见得就安全,看不见听不见的深水之中,说不定就爆发著激烈的深潜作战。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表面上波澜不惊,其实不知多少水下航母,潜艇,深潜机甲,在危险冰流下追逐衝突,突袭潜伏,两国数以万计的海军官兵,不知有多少人无声无息得消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北海深渊之下。说不准现在北联和东海也已经开战深潜作战了也不一定呢。
不过好在北冰洋也算是冠军试炼各种副本活动常见的老图了,林海也刷过几百遍了,
熟得不行。
真的几百遍,不吹牛的,毕竟他们这些民间机师,一旦爆发大战应徵入伍,怎么可能留在本土吃军餉呢。到时候不是去二舰队填北冰洋的线,就是去三舰队填太平洋的线,总归逃不过炮灰的命。当然要早点熟悉战场嘛。
所以对北海战地烂熟於心的林海也不磨蹭了,当即根据战场需求换装。
机甲骨骼使用银龙的套件,毕竟比星龙结实多了。虽然深海巡航性能不及海龙,但胜在装备更轻,机动性能强,更適合遍布浮冰的复杂环境,以及深度50米左右,到处都是礁石废墟的北坡浅海地形作战。
武装也针对性更换,空战机翼拆除换成潜水涡轮,飞弹鱼雷什么的太重了,穿梭机不方便携带,就只装配了水下机甲专用的大功率磁轨加速发射器,除了可以拿来打大型电磁加速弹丸,还可以发射联邦最新研发的『剑鱼x11』超空泡射流弹。
剑鱼x11』,联邦最新研发的机甲专用水下超高速弹,总长约2.5米,可以理解为机甲的rpg,经过足足十二代改造升级,已经完美无缺。
弹体前端配备空泡发生器,通过高速运动与液体介质摩擦產生低压区,触发水蒸气空泡包裹弹体,减少90%以上摩擦阻力。
通过磁轨加速弹射,並配合尾部的多级等离子脉衝推进器,產生爆轰波加速,与超空泡协同作用,可將弹体在水下加速至300节以上,维持120秒的亚音速巡航。
在水下环境极限射程超400公里,兼备水下空中陆地的跨介质能力,可跨水面滑翔,
攻击200公里范围內的空中和陆上目標。
再加上最近更新的协奏曲全系统数据联通,npu实时锁定智能导航全程弹道辅助,一但命中,复合弹头前端装载的全氮阴离子盐炸药,便会產生瞬时高压衝击波,击穿鈦合金等高强度材料,与超空泡射流弹的高速动能形成复合破坏效应,足以击穿1.5米厚的鈦合金复合装申並摧毁核心部位。
而后端填充的氢化镁炸药则会剧烈释放氢气,形成半径50米超高温等离子火球,持续殉爆灼烧,熔毁复合装甲內部结构,对目標舰体內部实现长时高温的区域性覆盖破坏,实现穿甲加焚毁的双重打击。
说白了,什么航母空母,潜艇机甲,打著了就是一发入魂!战斗力足足高达1500万!
嗯,一发1500多万被,算起来以前林海餐厅忙前忙后的一年,丟不知道能不能赚到1500万入帐的,现在隨隨便便带俩个弹药基数打一打,数数也就六发,將近1个亿就木得了,难怪別人都说一亿就是个不值一提的小目標,钱烧起来真的可快了咳咳,总之换装了银龙机甲,战斗力上亿的林海照例趴在穿梭机机腹下藏身,遥控穿梭机起飞,高空巡航,直接向北极前线飞去。
那伽之岭的仓库位置在阿拉斯加北坡浅海,北坡文称北极斜坡,是一个向斜下降的斜坡带,在大灾难前原本是联邦在北极外围最重要的油气盆地。灾难后,绝大多数油田都被淹没在50米深的海水下,迫使联邦费额外成本建造海上油田开採。
再加上海面的上涨和海啸,导致整个努纳武特平原和哈德逊湾与北冰洋连成一体,形成广阔的哈德逊洋,从北冰洋漂流来的冰川也严重干扰了航道,北坡油田孤悬海外,防御和补给成本剧增。
於是为了保护这片资源要地,第二舰队也在北坡浅海南侧,沿著长达1000公里的布鲁克斯岭,建立了北极防线。布置军港要塞机场飞弹发射基地,成为和东海衝突的前哨基地。
因此冠军试炼中就有一关,是模擬东海发动大举入侵,抢夺北坡油由,歼灭第三航队,攻陷北极防线。而联邦驾驶员的任务就是撑到太平洋的援军抵达。
这一关东海的作战方式也给林海留下了深刻印象,基本全程都是雷达频闭通讯干扰,
眼前枪林弹雨密密麻麻的弹幕糊脸。根本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在哪儿,不知道我要干什么,就马上要重开一把了。
这种战局,炮灰怕不是活不过半小时的,基本只能靠系统开掛,感知系拉到满靠第六感硬撑,还要点运气不被第一时间激活才能撑过去,难度真的爆表。